导读 您好,现在瑶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浣花溪公园,浣花溪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浣花溪记》是明代文学家

您好,现在瑶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浣花溪公园,浣花溪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浣花溪记》是明代文学家钟惺游览成都浣花溪杜工部祠后写的一篇游记。

2、文章以简洁清秀的笔调写出了浣花溪所经的自然风景、名胜古迹,之后又大发感想,对诗人杜甫在穷愁中犹能择胜境而居的安详胸怀表示赞赏。

3、此文融写景、记叙、抒情、议论为一体,多用比喻,寓意深远,体现了作者抒写性灵、幽深孤峭的文风。

4、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冬天,杜甫由同谷(今甘肃成县)流亡到成都,借住在浣花溪边的草堂寺里。

5、第二年春天,杜甫在寺旁修建草堂并居住了四年。

6、浣花溪由此闻名。

7、中进士后,授官行人司行人的钟惺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奉命使蜀,当年十月到达成都。

8、作者在游览成都浣花溪杜工部祠后,于十月十七日写了这篇《浣花溪记》。

9、[4] 作品赏析编辑《浣花溪记》一文记述了作者游览浣花溪和杜甫草堂的经历。

10、文章以浣花溪为线索,主要写溪,兼及他物。

11、作者是以自己的游踪所至展开描写的,由于其沿溪而下最后走到杜工部祠,所以文章随着溪流的宛转逶迤一步步将读者引入胜境。

12、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自开篇起到“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止,写浣花溪的地理位置、溪流走向、景色概貌及享有盛名的缘由;第二部分,从“行三四里”至“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记叙游览浣花溪的所见、所闻、所感;第三部分,从“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至篇末,交代游览的时间、天气和作者与世人不同的游览境况。

13、作者在写景中,蕴含着对杜甫处于穷愁奔走之际仍能择胜而居的崇敬,寄托了自己卑视庸俗礼教,追求清闲自适的情怀。

14、文章第一段,是作者对浣花溪的总体印象。

15、作者从浣花溪的方位落笔,接着以“西折纤秀长曲”总写溪水的流向和形状。

16、进而用“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五个比喻,极写纵目所见溪流的曲折多变,生动地描绘溪流的形状。

17、而后又以“鉴”“琅玕”“绿沉瓜”喻溪水,展现了它清澈透明、莹然如镜而又澄碧柔美的特点。

18、作者穷形尽相地描写溪水的形状和颜色,引起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19、接着作者把笔锋转到视点近处,对“长曲”下游给予概括描写:“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至此才点出浣花溪的名字。

20、这句话收束并紧承前文的比喻,分别从颜色和形状两方面着笔,最后双承一收,句法错综而行文严密,描绘出一幅完整而丰富的图景。

21、接着,用“然”承上文“皆浣花溪委也”作一转折,作者特地强调浣花溪与杜甫草堂的关系。

22、这一精当的议论,褒扬了杜甫的名望,为后文的进一步议论作铺垫。

23、第二段,作者把笔墨落到浣花溪附近的青羊宫,写随溪前行所见之景。

24、“溪时远时近”,从空间感觉上写溪水的曲折迂回;“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描写岸上竹柏成荫,苍然一片,隔岸而望,黑郁郁的几乎沿溪尽是;“平望如荠”,形容树木在远望中犹如小草一般,与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天边树若芥”意蕴相近。

25、“水木清华,神肤洞达”,总写两句,表现浣花溪山光水色的清幽秀丽,增添了文章情趣。

26、杜甫在穷愁奔走中犹能择此胜地而居,这样旷达的襟怀令人钦佩不已。

27、这一段描写青羊宫附近的浣花溪景色,视野空阔。

28、第三段介绍浣花溪的源流,但仅从轿夫口中侧面点出,一笔带过,作为传闻之辞。

29、而重点写溪旁人家,错落有致,景色如画。

30、凡有人家住处,溪流就被遮挡;一到没有人家的空阔出,溪流又呈现在视野之中,“如是者数处”,写出人家错落和溪流掩映的情状,于溪水的隐现中抒发了愉悦之情,颇有风致。

31、“缚柴编竹,颇有次第”两句以工整的句式描写临溪人家的风貌,展现出其乡野淳朴之趣,成为沿溪景致的点缀。

32、随后,作者一一交代沿溪的“缘江路”亭、武侯祠、“浣花溪”题榜等古迹。

33、抵达此行的目的地杜甫祠堂后,作者不再着力写水,转而描写这座建于宋代的杜工部祠。

34、作者未对其作浓墨重彩的描摹,写祠中的画像,仅以“清古”二字传其风神,以求与溪之清逸相协调。

35、这一段介绍浣花溪、杜甫祠,意在为写杜甫及由此引发的感慨蓄势。

36、[5] 第四段中,作者直抒胸臆,叙说杜甫“穷愁奔走”之事,以此反映杜甫在穷困之时依然忧国忧民的伟大精神,突出杜甫幽恬渊静的人格与从容的风度。

37、行文至此,作者对杜甫的敬仰、爱慕跃然纸上,凸显了文章主题。

38、最后一段,交代出游的时间和经过。

39、作者厌恶世俗的应酬,清早独自探访杜甫草堂,正是其高洁自持情怀的体现。

40、文末用自己“偶然独往”同“使客游者”的附庸风雅、冠盖喧哗相比照,表达了作者对附庸风雅的达官显贵的嘲讽和鄙视,从另一个侧面也表现出作者对杜甫的敬仰和对浣花胜地的热爱。

41、并衬之以“是日清晨,偶然独往”,烘托出作者的孤独之感。

42、这篇文章结构紧凑,线索清晰,作者以浣花溪为主线把所观所感贯穿其中。

43、最后两段,以“钟子曰”发感想,实仿古辞赋篇末乱辞之例;记出游时日及缘起并具名,实仿唐宋古文家游记体例。

44、这两段体现出作者对人生境界的思考。

45、文中写景,善用比喻、白描,其语言显示了竟陵派散文的独特风格。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