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大北街小学 巫盛源
我们常说:“学数学的人与别的人不同,他们在想问题和做事时常常喜欢追求数量精确性,过程严谨性,条理简约性,及思考与表达的高度概括性。”说到底,这就是一种数学精神,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如果把上面这些说法提炼成比较精确的语言,我觉得数学精神就是思维与行为的精确量化性、严谨逻辑性、简约递归性和整体结构性。这种数学精神当然不会是天生的,它是在学习和运用数学的过程中熏陶、感染、感知、领悟和实践锻炼出来的;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数学最核心的思想方法就是量化思想方法、逻辑化思想方法、递归化思想方法和结构化思想方法。
什么是“数学味”?
有“数学味”的课堂,严密的逻辑使她精确,高度的抽象使她深邃,广泛的应用使她美丽。所谓“数学味”只是一种形象的通俗说法,其实“数学味”就是数学的本质,就是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体验。真正抓住数学的本质来进行教学,即使学生今后遗忘了所学的数学知识,但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精神仍将影响他一辈子的学习与生活。
我们应该清晰的认识数学的本质特征,要在学生形成数学基础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开始执教喜欢用“”新“趣”的形式来开展教学,到现在静心思考数学知识的渊源,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利用数学内在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我越来越觉得一个教师能否抓住数学的本质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后继发展影响特别大
“生活化”与“数学味”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论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时,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即被概括为“数学生活化”。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和发展,课堂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亮点,“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课堂充盈着人文关怀的融洽氛围……的确,让生活走进儿童的数学世界、让数学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让新课程的理念蕴涵在课堂教学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好的现象。然而,作为第一线的教学实践者,在数学教学中审视、反思我们的课堂,特别是现在一些研究课、观摩课,教者为了与众不同,在教学的形式上大做文章,却在问题实质的边缘徘徊,花哨的形式将简单的问题搞得复杂,忽略了我们和学生在一起究竟是为了活动,制造简单的快乐,还是领略数学的魅力,体悟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这些,都触发我思考:课堂中,我们该关注些什么?课堂的引领者,我们该做些什么?
其实,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和“数学味”在数学教学中并不是矛盾的,“生活化”应与“数学味”结合起来,而且,生活化情境也应是有选择的,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应有浓浓的数学味,应避免虚幻和幼稚化倾向。但是纵观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往往是“生活味”渐渐浓了起来,但“数学味”却被逐渐淡化、冷落,致使数学课反倒丢了“数学味”。因此,我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味”应该回归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提升自我,把握住 “数学味”
如何提升自我,把握数学教学过程中最本质的东西?作为数学教师,只有不断地感悟、反思和体验已有的数学教学内容的本质,尤其是那些核心内容,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数学教学工作,自觉体验和不断完善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并与他人及时地进行沟通、交流,不断加速自己的专业化进程。同时,需要教师多阅读。首先是读一些数学史方面的书籍,通过数学史的学习了解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的过程,知道来龙去脉,把握知识本源和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可以将这种历史与文化融入到数学课来,从而引导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其次要坚持阅读一些数学专业刊物,从中获得理论的学习,交流的碰撞,专家的引领,这样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改变自己。积极主动了解学生眼中的数学与学生身边的数学,学会包装抽象的数学。最后还应读一点杂书,古今的,中外的,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学习素材。
简化流程,显现出“数学味”
教学流程的简化,不是简单,而是需要教师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对知识的发生过程进行“浓缩”和“筛选”,在过程中显现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两条主线。其中数学知识本源和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教师加以分析、提炼才能使之显露出来。
如:我上的市优质课《鸡兔同笼问题》,网上这节课的设计很多,看到他人的设计,觉得这也巧妙,那也匠心,有点乱了我的阵脚。于是我关闭网络,转而静心解读教材,与教材对话,思考通过这个课的学习我应该让学生有什么样的收获,鸡兔同笼问题的学习对于学生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定下目标和粗线条的流程后,再去用他人的智慧弥补自己思考的欠缺。
深入问题,凸出“数学味”
一节课只有40分钟,我们没有时间将学生的思维带到东引到西,也不可能带领学生领略学习主题所涉及的每一个有趣话题,只有围绕这个“数学味”——数学的本质,去整合目的、任务和各种必要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展开一些必要的、必需的活动,解决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是深化学生自认为理解实际只是表面的认识,给予“口渴时的那杯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快乐。
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主题的主要思想上来,突出教学主题中主要的、本质的东西。而这,需要教师把握学习主题的本质,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问题从何而来,一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精心设计的反映该数学主题实质的问题,把实质性的数学问题“教学法化”—— 让数学本质能够被学生触及和逐步理解;二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由学生所提出的涉及该数学主题实质的关键性问题,教师在充满不确定性的课堂里发现本原性数学问题——及时抓住学生的那些反映数学思想实质的相互想法并加以发展,让这些接近和深挖数学的本质及其因果联系的实质的问题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
再看这个“数学味”,心中还有很多未知,也觉出自己在其魅力前的肤浅,但对它的探索与理解会引导我和我的学生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