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精选 >

少林内劲一指禅(少林内劲上乘功法一指禅)

2022-08-29 20:30:01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红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少林内劲一指禅,少林内劲上乘功法一指禅),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内劲一指禅”是中国福建少林寺的独特修行。历经数百年,十几个朝代,不断提炼和丰富,成为武林中一门优秀的功法。它不同于一般的少林动功,也不同于一般的禅林静功,而是一种包括动功、静功、“比武”、“技击”在内的独特门道。“一指内刷”的方法很多,训练方法奇特。

训练虽然不强调安静和防身,但对姿势的正确性和动作的顺序要求特别严格。它能疏通经络,调节人体气血,平衡阴阳,调和脏腑,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精气神力合一的作用。坚持练习此术,久而久之就有了深厚的功底,既能“吸外气”积聚“内功”,又能“泄内气”,指导患者治病。

“内劲指禅”的“内劲”是人活动的能量,是人体所蕴含的潜能,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禅”是梵文,意思是安定下来,不再烦恼。“指法”是指在锻炼的过程中必须加入一种特殊的、关键性的训练方法,即十个手指和脚趾有系统的、有规律的运动和按压。十指和十趾分别是人体十二经脉的起点或终点。拉手指、压脚趾,既能积累“内功”,又能调整释放“内功”,而且简单易学,可以缩短训练时间,事半功倍。

一、热身方法

“热身法”是练习这种方法时的一套准备动作。它从“心六合拳”的精髓中总结出抖、揉、转、按、提、拉、揉、曲、磨腹部等一套动作,并将这些动作联系在一起,使之不仅可以作为练习册前的准备动作,而且成为一种独立的运动医疗方法,命名为“热身法”或“腹部练习”。

“热身法”在动作造型上模仿“心学六合”十形中的一些基本动作,步法上有虚、蹬、前后、鸡、熊步等基本步骤。运动要求动作和呼吸协调一致,做到既不柔飘,也不僵硬,而是灵活自然,放松舒适,目光直视,目光明亮,充满力量。下一步是强壮而敦实的,像一棵松树,表现出一种非常沉着的气度。

此法呼吸与动作协调的基本原则是:“开吸气闭呼气,升吸气降呼气”。

第一节摇动你的手臂——摇动你的腹部

预备位置:

右脚向前迈一步成弓步;右手放在右膝外侧,掌心向前,手指并拢;左手拇指向后,其余四指并列,指尖向前,臀部叉腰;头颈挺直,向前看(图1)。

行动:

右臂向前向上成环至肩时,手掌外翻向后,同时转腰带动手臂继续向后向下成环,由体侧收回(图2)。将手臂以车轮形状转动一次,通常是20次。右侧做完,再做左侧。要求同上。毕竟,重新站直。

要求:

移动时手臂要伸直,速度要先慢后快,上身保持直立。保持双腿弓步,保持重心稳定,不要踮起脚跟,自然呼吸。

功能:\'

开吉泉、漳门、荆门;活络关节,疏通手部三阴三阳经络,对肩周炎、骨质增生等肩部疾病有治疗作用。

宋:摇臂如轮,风云齐舞;肩部和手臂的疼痛可以通过活动关节和疏通经络来治愈。

第二节擦肩——莫丹田

预备位置:

左脚分开,与肩同宽,平行站立,向左转90度,屈膝下蹲;右肩前沉,重心向左倾斜,右臂自然垂于两膝之间;五指伸直,拇指向内,掌心向右转;左手放在左腰和胯部的后面和外侧,手掌朝外,头和脖子伸直,向前看。(图3)

行动:

右肩带动肘和手直上提(像从井里提水一样),屈肘过头顶至最大限度,腰部向右转,带动髋、膝、踝向右转,右手背沿右背下到右腰臀后方外侧,掌心向外;同时左肩下沉,最大限度向右转,左手背沿左腿背下降,然后在两膝之间向前移动,五指放松伸直,拇指向内;手掌向左内翻,左臂自然垂于两膝之间(图4);重心向右;像右臂一样抬起,腰部向左转,带动臀部、膝盖、脚踝向左转。一般左右各做20次,重新直立。

要求:

注意保持头、颈、脊柱直立,向前看,肩、肘、腕、髋、膝、踝关节同时旋转,但脚不动,自然呼吸;手的升降时,动作要协调。

功能:

这六个关节是活动的,所以也叫“六关”(即肩、肘、腕、髋、膝、踝)。既能促进气血循环,又能预防关节痛、腰酸背痛。还能练五脏——又称“内五行”(即心、肝、脾、肺、肾),即通过腰部和主要关节的转动,有节奏地触摸和按摩所有的内脏。因此对腹胀、气滞、食欲不振、便秘、消化不良等胃肠疾病特别有效。

搓肩是模仿“心六合”拳的熊形。练习一下可以为以后的练习打好基础。

宋:走路搓肩如熊,导五脏六腑;活络关节和经络,消除疾病,延长身心健康。

第三节:猫咪洗脸——转向腹部

预备位置:

左脚向前迈半步,虚步向前,右腿弯曲下蹲,重心在右腿上,以腰部为轴,右肩向左转90度;右手掌心向内,手指向上,距左“太阳”穴10cm,呈保护状;左手手掌向内弯曲,肘部向后拉,保护左腰;头颈挺直,向前看(图5)。

行动:

以腰部为轴,带动右肩向右转90度,右掌顺势而下像“猫洗脸”一样。它通过左胸腹部划一道弧线至右腰部,右肘向后拉成三角形,手掌向内成护腰状;与此同时,左肩也向前移动,左手手掌向内向上弧形指向右“太阳”点(图6)。

双手像“猫洗脸”一样频繁在左右脸上转20圈;换成右前虚步,再做20次,然后恢复直立。

要求:

移动时注意保持上半身直立。肩到肩带,肩到腰,手到肩,腹到肛,自然呼吸。

功能:

这个动作对内脏有按摩作用。仿生洗猫脸可以活动、把脉,还可以防治肩周炎、腰扭伤等疾病。

虚步立桩练习有助于增加下肢力量,为以后的锻炼和成就技能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个动作刚柔并济,刚柔并济。用于技术攻击时,具有对敌自卫的功能。

宋:立白转腹,造型模拟猫洗脸;提腹提肛前虚踏一步,防治腰扭伤、肩周炎。

第四节恨天无环压腹

预备位置:

直立。

行动:

右脚向前迈一步,弯曲膝盖。同时,伸直双臂,右手手指并拢穿过右耳,这样你所有的右肋骨都伸直了。像拉手风琴一样拉脚,左手手掌向下放在右肘下,保护右肋骨。同时用鼻子吸气①(图7)。然后,右手变成鹰爪,用力抓物势,将手掌卷成拳,直下猛拉,直至拳与肩平齐,仿佛抓住“天之环”,将天往下拉。此时肋骨像手风琴一样折叠,同时双腿直推挺胸,抵抗来自上方向下的挤压力,使内脏受到上下力量的挤压。左手护右手扶,口吐气快(图8)。

要求:

尽可能伸直手臂,快速有力地向下拉,动作清晰。你应该在运动过程中保持身体直立,并向前看。当你的右手和右脚完成后,换左手和左脚。交替重复,左右各做7次,以回直立。

功能:

锻炼“内五行”。通过上下肢肌肉的相对发力、腹肌的收缩和深吸气后突然快速呼气,使膈肌大幅度运动,从而扩大肺活量,增强胸肌、背阔肌、肱二头肌和腹肌的力量,减轻体重(皮下脂肪)。对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也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注意:有高血压、内脏下垂、肝脾肿大的患者,应从轻处理。

宋:举起手护肋,挺起腹部,恨天高无止境的“顶和压”;排除浊气,舒展身体,长期练气,使身体平和。

第五节野马跑坏了——提丹田

预备位置:

站直,左脚向脚尖方向迈一大步,做左弓步,双臂伸直在左腿上方,手指放松伸直,手背相互抵住,上身探出双腿,眼睛仍然直视前方(图9)。

行动,

用手掌最大限度地将手臂向下拉至后方,用鼻子吸气。重心随趋势后移,右腿弯曲,左腿伸直,上背倾斜(图10);手臂继续下降,手从手掌变成拳头,手臂朝着出腿的方向往上冲。同时上身顺势向前,右腿直推,双脚不离地。拳头眼睛向外转,左拳在眉毛水平前方,右拳在后方,鼻子水平靠近左手腕。头部挺直,直视前方(图11)。7次后,换右脚在前,再做7次,然后重新直立。

要求:

手臂拉回到最大时,前腿要直,与上半身、头部、颈部成一直线;出拳后,头颈、躯干、后腿在一条线上。

功能:

加速旧的呕吐,吸收新的(调息)。可用于治疗肺气肿、胸膜粘连、肠粘连、胃下垂和肾下垂。

通过腿推腰、腰推肩、肩推肘、肘推手的引导,可以提高行气,同时有效锻炼下肢、腰部、上肢力量。这个动作在技术进攻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注意:高血压患者禁忌。

宋:野马开阀冲槽,收腹提肛暖海。肺和腹腔活动量大,高血压者慎用。

第六节电杆——拉电杆

预备位置:

左脚向前迈半步,脚尖向前,重心在两脚之间,手臂自然下垂。

行动:

向右旋转90度,掌心向上,两个劈开的冉冉向上成侧举(扁担式),左臂在前,右臂在后。转脖子看手“劳宫穴”,同时吸气;双手掌心向下,成弧形,落于大腿两侧,重心降低,双膝顺势弯曲,向左转至最大,然后直立,双臂平举,掌心向上,右臂在前,左臂在后,转颈看左手“劳宫穴”,同时吐气(图12)。做10次后,把右脚放在前面,再做10次,然后重新直立起来。

要求:

双脚站稳,转弯时不要动;动作要缓慢、协调、轻柔,上身绕腰转动,头部随上身转动;保持手臂上下摆动,就像“扁担”一样,尽量与肩膀“一”平。不能把胳膊举过肩膀,也不能垂下倾斜。脖子一定要转,后掌“劳宫穴”要目测。

功能:

颈椎和腰椎是人体的枢纽。经常练习转腰和复习本节动作,可以使督脉、任脉和带脉通畅,脊柱灵活,增强平衡感。对眩晕、咽喉炎、颈椎病、腰椎病、骨质增生、强直性脊柱炎有一定疗效。伸展手臂和胸部可以放松上下肢肌肉,降低血压。因此,这种运动对高血压、肩周炎、胸膜粘连、肺气肿等疾病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宋:四肢放松,向前向后一步,双手横举于颈腰后;脊椎灵活有脉络,多病可去。

第七节搓草绳——搓腹部

预备位置:

立正。沿着左脚脚尖迈一大步,做左弓步;左手手掌放在左膝盖上,右手合拢放在左手上,手指伸直,头、颈、腰、背自然放松(图13)。

行动:

腹部吸气,右手用内功沿左臂内侧向上提至左肩,再经胸部至右肩,同时用鼻子吸气(图14);然后,右手沿原路线向下摩擦恢复,同时用嘴呼气。每次抬起摩擦一次。7次后换右脚在前,再做7次,然后重新直立。

要求:

举的时候上身侧向后方旋转,扩胸,双手尽量举至肩部,随情况伸直前腿。后腿轻微弯曲;按压后,上半身和腿会回到原来的势;上下摩擦时双脚不允许移动;一搓消内劲,气贯五指;细而均匀、深而长地呼吸。

功能:

这个动作也叫“吸气操”,把内劲提起来揉去,有疏通手三阴经,增强脏腑之气的作用。通过细、匀、深、长的呼吸,浊气得以呼出,可归入清气。所以又叫“调息功能”,可以增强肺与身体F的气体交换功能,增加血液的含氧量,保证大脑和各种内脏器官的氧气供应,进而消除大脑的淤血现象,刺激神经系统的功能。这个动作的前倾后倾,对腰、腹、肩、背也是很好的锻炼。

宋:一堤磨去内劲,深浅、精细、长短,都要细记;疾病可以阻止身体健康,也可以吐故纳新。

第八节乌牛的头——瞿丹田

预备位置:

直立。向左迈一大步,重心在两腿之间。向前看,右手背紧贴右脸颊,左臂在身体前方伸直,手掌朝下保护(图15)。

行动;

右膝弯曲,左腿推直,重心向右侧转移,同时上身向右下侧倾倒至最大限度,呼气(图16);然后站直,同时吸气,右手通过胸部变成保护掌,左手通过胸部在脸上画出弧线,手背紧贴左脸颊;重心向左移动,上身向左下倾斜至最大,左膝弯曲,右腿伸直(方向与图16相反)。从左到右交替做7次,然后直立起来。

要求:

上侧弯腰时,不要前倾后仰。头部、颈部、躯干和腿部形成“拱形”曲线;向前看;直立时通过鼻子吸气,侧弯时通过嘴呼气。

注意: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禁用。

功能:

这项运动做大幅度的侧弯运动,更好地加强腰、腹、背、脊柱和肌肉韧带的锻炼。“腰为肾之府”,“肾主腰腿”,所以本节具有外强腰腿,内固肝肾的作用,也是武术保护术之一。

宋:下午头的摆动幅度大,心血管病不练;;速度是量力而行的,可以内强肝肾,外强腰胯。

第九节磨豆腐——磨丹田

预备位置:

立正。右脚向前迈一步,形成右弓步,右手掌心向下,五指放松伸直,放在右臀前10cm处;左手拇指向后,其余四指向前叉腰,头颈部伸直,看右手“外劳宫”(图17)。

行动:

右手向左→向前→向右→向后,水平转圈至右臀前方(图18、19);随势转腰,先向外转再向内转,各转五圈。换手换脚后,同上做5次,然后重新直立起来。

要求:

放松,动作缓慢轻柔,上下协调,呼吸自然;圆要圆滑,手要平,把脉要看得见“外老宫”。

功能:

这个动作有开脉、平肝顺气、平衡阴阳的功效。也是为实现“进外气”“出内气”打基础的必备功法之一。可以在花里或者空新鲜的地方单独反复做。如果你坚持不懈,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宋:低头转膝磨,故“上火”易缓;对我有很大的活络、平肝、顺气的作用。

此时全身会微微出汗,手掌会有不同程度的胀痛、麻木、冷热感,眼神清澈,筋骨柔软,关节灵活,是气机通畅的标志,为马步后尽快进入“气功状态”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二,马平桩工作

马站桩功是这个功法的基础,也就是基础功。

预备位置:

放松直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扣约10度;手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内,身体直立,眼睛向前看(图20)。

上升:

手掌相对,手臂慢慢向前抬至与肩平齐(图21);掌心向上,手肘弯曲,双手合拢,通过腰带向后向外画出弧线(图22);掌心向下,手臂微收,置于身体前方。同时屈膝下蹲成站姿(图23)。

立桩要点:

1、两脚与肩同宽;

2、两个脚趾扣10度左右;

3.十趾抓地,但不要用力过猛;

4、屈膝,但膝盖不要超过脚趾;

5、腹部、肛门;

6、圆档、松腰、松腰;

7、包括胸后拉;

8.虚领、虚颈;

9、舌头舔上颚;

10.向前看;

11.鼻尖与肚脐垂直(即鼻尖与肚脐连线垂直于地面);

12.百会与会阴在一条垂直线上(即“百合”与“会阴”的连线垂直于地面);

13、虚腋窝;

14、肩肘沉重;

15.前臂与地面平行;

16.两臂相互平行;

17.中指和前臂在一条直线上;

18.手掌呈瓦状;

9.手指呈梯形,拇指和食指呈鸭嘴形;

20、上位虚拟现实,面带微笑,呼吸自然。

21.站在“马步”或“马步”站姿时有三个不要:不要安静,不要防守,不要在这个功法上加上其他功法的概念。一个强调:强调动作和姿势的准确性。

22.要做到三稳:稳起、稳立、稳收。

要求:

每次站桩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初学者时间可由短到长,循序渐进);姿势可以随着体力的增加由高到低(在一定范围内,姿势越低,体外反搏的效果越强,爆发力越大)。

三、扳指(趾)法

拉指(拉趾)既是此功法的一大特色,也是此功法的关键。

在运动过程中,当我们以马步站立10-20分钟,按照“2、4、1、5、3”(图24-28)的顺序,有规律地牵拉手指(同时尽可能地按压相应的脚趾),我们会感到身体温暖,手上的“气感”也会增强。有的人还会有轻微的动作,甚至是剧烈的震动,手指和脚趾翻转时,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前倾后仰,井会感觉到一股热流在体内循环。坚持练习3-6个月的人,不仅能迅速摆脱疾病,体力也大大增加,而且会变得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全身仿佛有无穷无尽的能量,技术可以达到普通气功大师“把里面的气放出来”的水平。

第一节第一套扳指(扳趾)法(抗衰老延寿扳指法)

上升:

站立10-20分钟后,开始拉手指。

手指拉动顺序:

1.食指;2.无名指;3、拇指,4、小指;5.中指。

指向要素:

双手平放,掌心向下,手指放松伸直(此时脚趾也放松),弯曲食指掌指关节(指间关节伸直),食指慢慢下压;停1.5-2分钟后,食指慢慢抬起略高于原位置,然后收回。停1-2秒,然后用此法依次转动手指(图24-28)。所有五个手指一次拉动一次。有时间的话可以连续拉个三五下,然后继续马步站桩5分钟左右,然后就可以做势和力的收集,或者做下面的动力工作。

要求;

1、不要掐、拉和错拉;

2.手指按压和提起的速度要慢,以免发生意外;

3.指点时尽可能按压相应的脚趾;

4.如果发现头晕,不要害怕。午睡后休息一下,唱点热茶就消失了。

第二组手指(脚趾)拉动法第二节

第二指法的起点、要领和要求与第一指法相同,只是指法的顺序、次数和停留时间不同。

指拉动的顺序和次数:

1.大拇指:连续3次;

2.中指:连续5次;

3.小指:连续3次;

4、食指:连续拉7次;

5.无名指:连续9次,

6.中指;再翻一遍。

手指拉动时间:

每次手指拉下前后的时间大概在15秒左右,也就是手指拉下需要10秒;手指恢复需要3-5秒。

第四,动态工作

动力功,又叫“内功立桩功”,是在用“马步”立桩的基础上锻炼的桩势。它仍然强调动作和姿势的准确性,注重势的运气、气的辅助、气的发挥,达到“气血练”、“劲气练”、“表里练”,使气劲倍增,促进全身经络通畅,气血调和,阴阳平衡。主要锻炼能量的储存和释放,增强手的“进外气”和“出内气”功能。

第一节:用双臂抱着月亮

\'预备位置\'

推迟立场。

行动:

屈肘,两小臂紧贴胸前,距离身体约10cm,中指相对,两臂交错,右臂在上,左臂在下,相互平行,相距约10cm;掌心向下,手指梯形;右手老宫穴对准左臂曲池穴,左手外老宫穴对准右臂少海穴(图29)。5-10分钟后,手指伸直,然后两臂同时慢慢向两侧张开,就像一只大鹏展翅,这叫“拉风”(图30);停1-3秒,然后沿原路恢复——这叫“进气”。做7次。

要求:

不要耸肩,缩脖子,拇指指向胸前。拿月亮的时候自然呼吸,拉月亮的时候呼吸呼吸。开后两臂不直,两“合谷穴”相对。

巩俐:

劳宫穴作用于曲池、少海穴,使两臂相互作用,气血相通,从而加强手三阴三阳经之气的运行,调节其平衡。

第二节双手交叉

预备位置:

双臂抱月后,直立,双肘下垂,双手在胸前10cm处交叉,形成“交叉手”,上口平于“天突”穴(图31)。

行动:

十指抓地,收腹提气,双腿蹬腰、蹬背、蹬肩、蹬臂,十指掌心向上。同时,你的两臂用内功推动山体向前,把你的力量和气推到十指末端(图32)。然后放松,把手缩回到胸前。双手交叉推的时候呼气,收回的时候吸气,推-收回一次,做七次。

要求:

从根部发力,自下而上;七分力往前推,往后补;收回时取三分,仰卧;向前推的时候,不要耸肩缩颈。头部和颈部不要用力,以免血压升高。

巩俐:

当双臂用内功尽可能向前推时,背部肌肉和韧带被牵拉,脊髓也上升,使力和气自下而上贯穿督脉;当你放松和收回时,你的力量和气仍然遵循督脉。这样一紧一松,长期练习,伴随着力度,力度,粗,督脉自然就顺了。

第三节持球

预备位置:

双手交叉后恢复“马步”姿势。

行动:

距离胸腹部约10厘米,右手放在上方,平“钟山”点,掌心向下;左手下平“神阙”穴,掌心向上;双手“劳宫穴”相对呈球状(图33)。持球5-10分钟后,双手同时缓慢上下拉动,右手向上拉至平百会穴,左手向下拉至会阴部穴(图34)——称为“拉气”;停1-3秒再慢慢靠近肚脐,双手相距10厘米左右——这叫“压气”,停1-3秒再拉,如此反复拉压7次。

要求:

姿势和站在有“马步”或“马步”的桩上所要求的一样。右手拇指不得指向胸部。持球时自然呼吸,拉时开合。

巩俐:

双手“劳宫穴”在身体前方呈“持球”状,双手掌心可有明显的排斥或吸引的“气感”(因人而异)。当双手在胸腹部前上下拉动时,会引导三焦之气穿透带脉,作用于任脉的穴位,如澄江、天突、钟山、中脘、神阙、关元。长期练习可促进“心肾相交”、“水火相合”,可防治月经不调、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妇科疾病。

第四节冯丹朝阳

预备位置:

持球后,站直,双手撑起护腰(图35)。

行动:

将右手拇指分开,其他四个手指并拢。力量从脚跟开始由下而上,一直贯穿到手掌。用内功往前推,推到最后再放松。掌心向下(图36),向左手方向画一条弧线。在左手上方约10厘米处,双手对着劳宫穴(图37)。停2-3秒,然后回到原路,手臂伸直时手掌再次向上翻。左手同上,一左一右各做一次,共7次。

要求:

向前推的时候,收腹,提气,用嘴呼气。当你停下来的时候,用鼻子吸气。保持头颈直立,避免用力,向前看。

巩俐:

手向前推时,力量从脏腑出来,“内气外放”,经三阳经到达掌指;停手的时候会“吸入外气”,通过三阴经回去。这种运动气体的脉冲量增加,内外气体的交换周期大大增强。练久了,气就壮了,糙了。

第五节。童话指南

预备位置:

当“冯丹朝阳”的姿势是相同的(见图38)。

行动:

保持大拇指分开,其他四个手指并拢;移动手掌、手肘和肩膀,用内功均匀向前推,推到底后放松,掌心向下(图38),蓄力缩腰(图39),再恢复原来的持发势。做七次。

要求:

推手的趋势是以脚为基础,腿推腰,腰推肩,肩推臂,臂推手。推手时呼气,收手时吸气,避免用力头颈,向前看。

巩俐:

桩的势是把全身的力量输送到双手,通过三阳经送出,再通过双手的三阴经返回。长期练习不仅可以加强肩、臂、掌、指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加强双手内外气的交换,增加气量,达到使双手生气的目的。

第六节力劈华山

预备位置:

左脚向左迈一大步,重心在两脚之间;手腕在胸部上方约10cm处交叉,上切迹面向“天突”穴,指尖朝上(图40)。

行动:

手指向上,用内功将其提起,直入云霄,将僧人摆正(图41),同时吸气;慢慢向前向下呈弧形斩击(图42),同时呼气:停顿1-3秒,双手手指向下,不要弯曲,慢慢直起,屈肘,举至胸前,同时吸气;保持腰部挺直,双手放松伸直,指尖朝上,重复预备姿势,同时呼气。做七次。

要求:

劈砍时腿要伸直,劈砍后不要低头,要向前看。

巩俐:

这个动作从腰部开始,移动四肢,用气移动手、脚、三阴三阳经络。长期练习导致脉搏平稳。

注意: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应避免过度用力。

本文(少林内劲一指禅,少林内劲上乘功法一指禅)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