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精选 >

62岁爆红的“丑娘”因病去世,网友:李大嘴再也没娘了...

2022-08-30 11:57:07 来源: 用户: 

文/特约作者 蒲笑

3月25日,张少华家人发讣告称张少华于3月23日在京去世。

网友纷纷留言惋惜一代老戏骨的逝世:

“大嘴真的没娘了”

“我的丑娘,再见了”

张少华一生拍了近百部电视剧,是电视剧中的“母亲专业户”。

她是影视剧中不可或缺的“绿叶老戏骨”,最为人所熟知的角色是《我的丑娘》的“丑娘”一角。

“丑娘”张少华收获了无数观众的眼泪,被人称为“演艺界最催泪的老太太”。

张少华本人,也是大器晚成的代表:

47岁初登荧幕,转型演戏,62岁,因“丑娘”火遍全国……

01

荧幕上的“丑娘”

张少华13岁时,考入中国评剧院。

她迷上了唱戏,为此足足练了6年的基本功:唱、念、做、打。

年幼丧父的孩子总是格外懂事。学戏有多苦,冬练三九,曲不离口,拳不离手,都是最为常见的规矩。

因为喜欢,张少华并不觉得苦,每天压腿下腰,活动筋骨。

她曾在中国评剧院,与赵丽蓉同台出演《花为媒》、《杨三姐告状》,是当时颇为有名的评剧演员。

后来,同是评剧演员的赵丽蓉去了央视春晚出演小品。

而张少华,则选择了另一条路。

47岁那年,张少华凭借《武夷仙凡界》中老巫婆的角色初登荧幕,从评剧演员成功转型为影视演员。

她也一直作为绿叶存在于各大影视剧作品中:《龙堂》、《大宅门》、《秘密》、《常回家看看》……

而张少华在里面充当的角色也有个相同之处:或是主角的,或是配角的,都是母亲这一角色。

从《大宅门》中对李天意念叨着“好好读书”的马立秋,到《武林外传》中归隐江湖的赌王断指轩辕,再到《我的丑娘》催人泪下的丑娘……

她可以是含辛茹苦养娃的平凡母亲,也可以是欢乐喜剧中为儿子撑腰的赌王母亲,更可以是在家国大义中做出抉择的智慧母亲。

一个个鲜明的荧幕形象,成就了“电视常驻母亲”张少华。

而拥有演技的背后,是张少华多年如一日的努力,就像她年少时练戏那般刻苦。

她在剧中的台词量都很大,年纪偏大的她却没有因为记性不好而放松,只要是归属于自己的台词,她都会手写一遍,再划出需要重点表达的句子,反复琢磨内里的情感。

从不火到红遍全国,张少华花了15年。

2008年,62岁的张少华,出演了《我的丑娘》,“王大春”母亲“翠菊”这一角色。

那时的观众,一边在家追剧,一边手边常备纸巾,分分钟感动到爆哭。

张少华本人,在电视剧中,也有不少哭戏。

她却没有用过一次眼药水,每一滴泪,都是由内而发的眼泪。

都说,演戏要想感动别人,就先感动自己,把自己代入角色。

张少华,在演戏中,便是如此踽踽前行。

02

没有名字的“最佳女演员”

张少华演过很多戏,但得奖寥寥。

对此她看得很淡,“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强求不来。”

的确,大多奖项,就算提名,也是为主演提名。

配角想要得奖,难上加难,更何况,还是年龄偏大的“配角中的配角”。

但,足够优秀,都有被看到的可能。

在第十一届上海电视节上,张少华得奖了,并且是份量颇重的白玉兰奖“最佳女演员”奖。

本来《秘密》这部参赛片子中,参赛的演员字幕都没有“张少华”的名字。

但观看《秘密》的评委,在看完张少华的片段后,力荐并推举她为“最佳女演员”。

就此,这位本连名字都未曾拥有的“配角”,成为了颁奖台上最为耀眼的“主角”。

张少华含泪举起奖杯,发言却又格外的朴实:“这个奖其实不是给我的,是给所有给我机会的导演和圈里的朋友的。我这个老太太一辈子没得过奖,也不在乎得奖。我只想老老实实演戏,认认真真做人。”

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是老太太一辈子的写照。

可能很多人成名之后,就飘了,但张少华没有。

别的演员住豪宅,有别墅,张少华却一直住在北京的一套老房子里,只有四十多平米,这是1982年,中国评剧院给她分得房子。

她不以为住40平房子是苦,只要心是自由的,又何管房子的大小和价值。

“有人说要住大别墅,但我就愿意住这儿,老百姓就该这样生活。”

哪怕她得到了诸多殊荣和奖项,她也不觉得自己是个明星,依然还是个普通的北京老百姓儿。

她时常穿着几十块钱的大红背心去买菜,在楼底下跟邻居唠唠嗑,就这样平淡的生活着,跟其他北京老太太也没两样。

她说:“不管到什么时候,多有名、多有钱,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

03

“一代人的记忆”,功过任人评说

张少华的日子,也不是一直都那么“平淡”。

2017年,新凤霞之子吴欢发文谴责张少华,把她一时推至风口浪尖。

微博的内容是事关当年的指责:新凤霞被张少华砸碎了半月板;家中齐白石的画被抢走。

字字影射有人在当年,借着时代的名头,做出不德之事。

半月板是评书演员的命,新凤霞是评书界的知名演员;齐白石的画更是言之召召,因为新凤霞是齐白石的干女儿更是关门弟子。

对此,张少华在微博否认,称当年的事并非如此。

虽吴欢后续说,无意追究当年之事,新凤霞也早已原谅。

那个年代,人都被时代洪流裹挟,无论是辩与不辩,伤害已久,真相究竟如何,仿佛也不那么重要了。

但舆论却对张少华造成不少打击,诸多网友在张少华微博下谩骂,为此张少华没有做出更多的回应。

后来,不少人开始看向了张少华的生活,指责她儿子不孝顺,连张少华住院,都没能去照顾。

以前只在节日发祝福的她,罕见地发了条为儿子澄清的微博,称儿子是工作努力且孝顺父母的好人。

她出演过太多“母亲”,但她却总说自己是个不合格的母亲。

因为一直以来,追求自己的评剧事业,她在孩子3个月的时候,为了演出,硬是打回奶针把奶水给憋回去。把孩子托付给了母亲,这一养就是14年。

这么多年来,张少华一直心存愧疚。她经常把儿子的衣服拿来穿,像个顽皮的老太太,但是内在缘由又有些心酸。

她觉得,穿上儿子的衣服,总觉得儿子就在自己身边。

为此,比起自己的病痛和衰老,比起他人的指责,她格外不能听到的就是对儿子的责怪。

她不怕老,总说:“人老是自然规律,谁都无法抗拒。身体会老,但精神不能老,心态要年轻”。

哪怕,后来的张少华,因为常年受到肺炎的病痛折磨,身体已不大好,但却一直坚持自己认为必要的宣传,坐着轮椅出席《娘道》发布会。

在张少华看来,人生要“四忘”:忘年、忘形、忘劳、忘情。忘记自己的年龄,忘记自己的病痛,忘记自己的劳累,忘记过去的是是非非,做到精神彻底放松,无忧无虑地生活。

她的后半生,便是如此践行。

听闻张少华老师的讣告,恍惚间,我们发现,成年后随时都在面临别离。

二月,我们送走了达叔;

三月,又送走了“丑娘”张少华。

一代人的记忆,就此远去。

我是潘幸知,你的贴身情感咨询师。如果你需要专业帮助,私信我,幸知帮你渡过情感危机。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