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精选 >

怎么和躁郁症更好的共存?

2022-09-03 21:54:54 来源: 用户: 

感谢邀请,首先我先告诉你想和躁郁症患者更好的相处,你要先了解躁郁症是什么?

躁郁症又称双相情感障碍,既躁狂与抑郁的表现交替出现或者混合出现。躁狂的表现主要为兴奋,话多,情绪高涨,谈话滔滔不绝且有感染力,言语夸大,注意力分散,活动增多,睡眠需求减少,精力充沛,盲目的投资和消费,举止轻率,容易冲动,思维速度增加,意志增强;而抑郁则与其相反,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低,自责,对所有事情都失去兴趣,容易疲惫,没有活力,食欲睡眠均变差,思维速度艰难,很多人描述脑袋像上了锁一样,且会呈现出晨重夜轻的趋势,严重者还会自伤自杀的行为。

躁郁症患者就像处于跷跷板上一样,一边是躁狂,另一边是抑郁,很难保持心境的平衡,但作为家属的我们,需要重视的还有一种容易被我们忽视的情况,轻躁狂,

轻躁狂是指持续轻度,并有活动增加,自觉体力和精力旺盛、幸福感、社交活动增多、话多、过分亲密、性欲增强及睡眠需要减少,但尚未达到严重扰乱工作或被社会拒绝的程度。没有幻觉或妄想。

轻躁狂很容易被我们忽视,我们有些人会以为这是患者抑郁好转后的表现,并不会在意,但这往往会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令我们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期。同时作为患者,有些人更加享受轻躁狂的状态,认为这个时候的自己更加聪明,才思敏捷,因此也并不愿意去打破这种“美好”!

作为家属,我们能做的是支持,给予他(她)足够的家庭支持,在他(她)抑郁时,不要贸然劝他(她)开心一些,这么点小事不至于,而是应该用行动和语言告诉他(她),不管他(她)变成什么样子,你们都是爱他(她)的,你们会陪着他(她)走过这个难关。同时密切关注他(她)的情绪,一旦转变为躁狂期时,积极带他(她)去治疗,不要耽误,越快越好。

作为患者,要懂得去辨识自身的情绪,懂得去调整自己的情绪,尽量调整在一个平稳的阶段,对躁狂及轻躁狂带来的快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种疾病带来的快乐是虚假的,并不能持久,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有很多方式得到更好的快乐,且更加持久。

最后希望每一个患者积极治疗,希望每一个家属多一份理解与耐心。


怎么和躁郁症更好的共存?

农夫和蛇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可以善良,也应该善良,但一定要看清对象,如果盲目的善良,很可能引来的是灭顶之灾。

在心理咨询这个行业,经常听到这个词,要接纳,要和症状相处,和症状成为朋友,朝夕相伴,尤其是强迫症的群,贴吧,这类言辞最多,慢慢延伸到了抑郁症,躁郁症,焦虑症等等。

症状是什么,虽然种类很多,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痛苦,甚至痛苦到极点,比如躯体症状,不能正常工作学习,睡眠不好,饮食有问题,交往退缩,等等,让人难受。

所有的疾病都会有独特的症状,患者都会很痛苦,躁郁症也是如此,如果不解决这些症状,带着这些症状,就形成了和症状共存,但得到的不会是更好的共存,而是经常的受到折磨,和毒蛇不同的是,农夫可以打毒蛇解解恨,而患者大不了症状,只能任由症状折磨人。

任何疾病都一样,不可能和症状成为朋友,只有消除症状才是王道,更何况,躁郁症,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这些心理疾病的症状都是可以消除的。


躁郁症顾名思义就是躁狂加抑郁,它是一种持续而稳定的心境障碍,心境跟情绪还有些关系,躁就是躁狂、躁动,表现为情绪很高昂,兴奋、话多、思维比较快、迅速、自我感觉特别好,看到周围的一切都充满生机、充满希望,想法、打算也特别多,觉得自己脑袋变聪明了,变得灵活了。郁就是抑郁的表现,当然抑郁可能在我们生活中见到的多一些,比如情绪低落、不想说话、也不想干事情,然后觉得思维变得慢了,然后整天什么都不想做,动也不想动,有人变得很疲惫,甚至有的人说变懒了,这些可能都是抑郁的表现。抑郁重的时候可能会表现为消极自杀或者是经常地自责,无缘无故的流眼泪。当然躁郁症是这两个同时都具备的。我们正常人的情绪是处在一个正常的水平线上,躁狂的情况就是高于这个水平线。抑郁的时候就是低于这个水平线,躁郁症的患者就波动于这两个之间。所以这就叫躁郁症。


去医院神经内科 药物治疗。。。减轻病症。。。逐渐转好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