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精选 >

天和核心舱活动空间非常宽敞

2022-09-07 14:45:16 来源: 用户: 

天和核心舱示意图

我国29日在海南文昌用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送入预定轨道,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

空间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满足航天员长期在轨生活、工作以及地面航天员寻访的载人航天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任务总指挥王翔指出,“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航天器,空间站代表了当今航天领域最全面、最复杂、最先进和最综合的科学技术成果,是一国航天实力的重要体现之一。”

天和核心舱是未来空间站的指挥控制中心。由三个舱段组成,分别是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核心舱全长16.6米,重约22.5吨,内部自由活动空间约90立方米。“天和”可支持3名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在此开展一定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活控制舱是航天员的主要生活区域,设置了3个睡眠区和1个卫生区,俗称三室一卫。

为了让航天员在空间站拥有更舒适的地方,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总体主任设计师张昊介绍道,“天和”核心舱的密封舱内能够保证每名航天员都有独立的睡眠环境和专用卫生间,而且在就餐区配置了微波炉、冰箱、饮水机、折叠桌等家居,还配置了太空跑台、太空自行车、抗阻拉力器等健身器材,以满足航天员日常锻炼。

此外,张昊还透露,舱内情景照明可由手机App控制。说到手机,核心舱不仅已配备,可以实现在轨航天员之间通话和天地通话;还配了天地视频通话设备,可以实现与地面的双向视频通话。

此前我国航天员在轨飞行时间的最高纪录是33天,航天员生存所必需的水和氧气由航天器直接送入太空。为了让航天员实现更久的在轨停留,空间站设计了完整的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统。航天员呼出的水蒸气会通过冷凝水方式回收,排泄的尿液也会回收净化,重新作为饮用水和生活用水使用。电解制氧时产生的氢气与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将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氧气,这也能够降低氧气的补给需求。

据悉,中国空间站的设计寿命是15年,并可通过维修延长寿命。

为了应对空间碎片等“劲敌”的攻击,天和核心舱热控分系统针对长寿命可靠性问题,为空间站安装了两条相当于“大动脉”的管子——热管辐射器,以便减少流体管在外暴露的面积,大大降低被空间碎片击穿的风险。

来源:都市快报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