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精选 >

谁能搞定李国庆的神仙老婆?

2022-09-09 17:42:06 来源: 用户: 

当当网,1999年11月创立。那一年也是中国互联网元年。

20年过去了,我们记住了马云和阿里、李彦宏和百度、张朝阳和瑜伽、王志东和新浪、丁磊和网易……还有李国庆和他老婆俞渝。

一转眼,李国庆家的闹剧持续一年半了。当当网还是那个买书便宜的网站,李国庆却一天不如一天。

上周日(8月9日)晚间,李国庆发布微博,称亲生儿子将自己和俞渝告上法庭,要求确认其为儿子代持当当股份的代持协议有效。按照李国庆的说法,儿子告爹,背后是俞渝在推动。

想“妻离子散”也要看老婆脸色的男人,哭都有罪。估计连李国庆都弄不清楚,这个叫俞渝的女人还有多少本事。

原生家庭的影响

“我在结婚前有过几任女友,不是同时,相差半年多。那是出国热的年代,每任都出国了,每次机场告别,我们相拥哭泣,但我都拍着对方后背说:不是我们不爱,是大陆太落后,那里能带给你更精彩的人生……”这是李国庆当年最有代表性的一篇微博里的文字。

在认识俞渝之前,李国庆的爱情路挺曲折,没想到遇到俞渝以后,更曲折。

1995年,李国庆在民营出版领域坚持“正义”,结果失败了。为了寻找发展机会去了美国,不但成功融资到100万美金,还认识了在华尔街工作的俞渝。相识三个月,他们就闪婚了。

在当时看来,他们俩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李国庆急需找个海归,填补那些出海前女友们给他带来的遗憾;而俞渝也不想只做投资顾问喝汤,李国庆身上的潜力、品质令她神往。

对李国庆来说,闪婚没错,错的是他并不了解他选择的女人。

1965年5月,俞渝出生在重庆市中区上小校场25号,为了纪念出生地重庆,父母给她取名为“渝”。

俞渝的童年时光大部分在无锡石塘湾跟祖父母度过,隔代人亲,俞渝备受宠爱,可以乘船出门,吃香喷喷的咸肉菜饭。有时候,俞渝也会被留在重庆,由外婆带她。俞渝回忆说,外婆虽体弱多病却很乐观,总是把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哪怕是在一无所有的时候,也会把外衣裁剪成内衣穿。

因此,只要和外婆生活在一起,就会过着很体面的生活,俞渝承认,外婆对她的影响非常大。

有其母必有其女,外婆教会了俞渝如何体面,母亲则教会了她如何优秀,但这种“教”却不是谁都能吃得消的。

俞渝七岁时随父母到了北京,那时俞渝家的生活条件不是太好,母亲对俞渝充满期待因此要求十分非常严格,甚至到了考试不拿“双百”就要挨打的程度,后来回忆起这段经历,俞渝说女孩子一般很少挨打,但像自己这样生长在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往往会成为父母的“出气筒”。好在她很争气,几乎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

俞渝是个不折不扣的“理工女”,无奈在高考体检时发现眼睛高度近视,还伴有散光,需要佩戴650度的近视眼镜。根据当年的高考规定,近视超过600度的学生,除了数学之外,其余的理工科都不能报考。面对这样硬性的要求,俞渝也只能感慨造化弄人,在这种情况下她只能选择了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实验班。

会四国外语的“丈母娘”

好在有母亲的常年熏陶,俞渝从小酷爱读书,常常在学校门口的新华书店里,站着看书一站就是好几个钟头,几天下来一本书也就读完了。以书为纽带,俞渝还爱上了文学,曾经在“上海东方卫视”的节目中,当众朗读了著名知青诗人食指的一首诗,赢得了满堂喝彩。

俞渝的母亲从小就鼓励她:“将来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到世界各地去转转。”正是这样的影响,使俞渝由对理工科的向往逐渐变成了对外语的挚爱。多年以后,当俞渝已经功成名就之时,母亲还会从报纸上剪下一大堆成功女性的事迹给她,让她向她们学习,争取更大的成就。人们都说“虎父无犬子”,而在俞渝的家里,可以说是“强母无弱女”。

俞渝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读书时的理想是要像《新闻联播》里出现的章晗之、王海容和唐闻生那样,做一名出色的翻译。她选择当翻译也有着先天的遗传因素,她的母亲就很有语言天赋。在大学里,俞渝的母亲学的是俄语,后来又通过自学英语版的《毛泽东选集》四卷,外加马恩列斯的英文著作而学会了英语。后来,俞渝的母亲在编译社工作的时候,跟一个同事学会了德语。改革开放之后,她又学会了日语。俞渝后来回忆说,母亲50多岁时,还忙着考外贸员的上岗证。为此,李国庆还曾打趣地说:“中国有养鸡、养鸭的专业户,没想到自己的岳母大人是考试的专业户。”

由此可见,俞渝最终选择进入“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英语专业,跟母亲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在俞渝的眼中,母亲是一个完全生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而这个世界是由书籍堆成的。这也侧面说明了,俞渝与母亲的关系并不好。

严厉的管教使亲情疏远这个剧情虽然狗血,但很真实。

李国庆曾爆料过,因为俞渝原生家庭带给过她一些痛苦,俞渝平时不太愿意见父母,趁俞渝每季度出国一周的机会,我就把老人家接到家里改善生活,结果俞渝回家,岳母看到俞渝后就转身回房(俞渝要求我在她回家之前把岳母送回)。

“投资”了李国庆

1986年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的俞渝又跑去纽约深造,终于在1992年获得了纽约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及国际商务MBA学位,并代表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致辞。毕业后的俞渝也陷入了找工作的困顿当中,先后写了300多封求职信,当然凭她的学历要找工作当然不难,但难的是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而在浑浑噩噩过了一个月之后,俞渝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创办一个属于自己的公司,做金融投资服务。她的第一桶金是3000美元,是为一个石油公司写一份报告,后来公司的经营状况越来越好,其中有一个企业兼并的案子让她大赚一笔。她曾表示,在华尔街通过她帮助客户收购及兼并整合后出售公司,创造的利润累计超1亿美元。

在投资这个领域,俞渝找到了真正适合自己的事业。俞渝在演讲时自述1995年,为两个中国公司收购了美国通用汽车下面的磁铁公司,当时中国公司一分钱没有,她帮助中国公司还了八层的债务,连差旅费都是她帮着中国公司借的。在中国公司一分钱没有出的情况下,为中国公司赚了一亿三千八百万,以稀土为原材料的稀土公司将近40%的股份。

这是俞渝30岁时候的创举,她说:“(能拿下)这么复杂且很有难度的案子,我是特别高兴的。”

也就是在这笔让俞渝声震海内外的并购案中,俞渝认识了做图书的李国庆,二人不到三个月就闪电结婚了,所以俞渝不仅是李国庆生意上的投资人,也是李国庆的“人生投资人”。

后来的事情,就是大家熟知的“当当”家庭伦理剧了。

在当当网如日中天之时,曾经有媒体这样评价俞渝:“她拥有智慧的头脑,是冷静和知性共生的女中豪杰;她生有坚韧的品格,是果敢与温柔并存的巾帼红颜;她具有非凡的经历,是浪漫加写实的华尔街传奇;她,就是在美国打拼,能够和金融大鳄平起平坐的——俞渝。”

俞渝的性格与其原生家庭的影响分不开,也与其一帆风顺的成功经历分不开,正是这样的俞渝,才让李国庆原地跳脚,欲哭无泪;正是这样的俞渝才让当当网没有受到“狗血庆渝年”影响;也正是这样的俞渝才能策划出“操纵儿子告老子”的经典商战。

试问,这种神仙老婆,谁能搞定?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