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精选 >

大清朝的辫子什么时候开始剪的,你猜对了不是民国

2022-09-18 03:57:06 来源: 用户: 

清王朝给大家的标志是啥?莫过于那条拖的长长的大辫子。自从1644年多尔衮颁发薙发令和易服令,中国成年男子就不得不在后面拖上一条长长的大辫子,否则就是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很多人都把薙发令说的很邪乎。我个人到不这么认为,相反我个人倒是认为这是中国人当时服饰和发型的一个进步。虽然这种制度推广有些过分。但是中国人从那开始就剪头和换相对紧身的衣服了。

然而随着时代的推进,这条大辫子就成了世界人民的耻笑,很多人都认为如果没有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国人还将继续拖着那条长长的大辫子。事实上并非如此。

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下令剪辫子的?答案就是在大清的末期。

大辫子的问题其实中国人在甲午战争的时候就感觉到了。1898年,康有为曾写了一篇《请断发易服改元折》的折子上书光绪,请求皇帝带头剪辫子。他曾经表示剪辫子是非常有意义的,根据主要有以下好处:一是有利于中外友好交往;二是方便从事机器化生产;三是便于行军作战;四是短发既美观又方便;五是辫子已经成为落后的象征,剪发有利于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

但是众所周知,大清的守旧势力还是十分强大的。戊戌变法失败了,大辫子该留还点留着。

章太炎

1900年,当时的革命党章太炎先生在日本公开集会上,当众剪掉辫子。而后留日学生纷纷剪掉辫子,而后留美的学生也剪掉了辫子。由于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国内大部分守旧势力被消灭殆尽。清政府驻各国公使将这些事情进行了汇报,但是清政府没有对自己的子民采取了进一步要求。

清朝皇族中第一个剪辫子的是爱新觉罗良弼。这个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归来的学生,回国后没有了辫子。当时庆亲王大骂良弼成何体统,但是感到意外的是,慈禧太后并没有对这个晚辈后生太多的责难,而仅仅是要求反省。

良弼

1906年,湖南高等学堂,全校竟然有数十人剪掉了辫子,而当地政府并没有处罚他们。这是一所专门为清政府培养人才的学校,学生剪掉辫子,没有被追求责任,可见清政府已经对留不留辫子不做硬性要求了。

1909年,满清大员载涛向清廷建议:“非剪发易服,不足振起全国之精神。”主张废除辫子。

1910年冬,在大清国资政院召开第一届常会,“剪掉辫子”这一敏感议案,获得多数票通过。

1911年,大清国陆军部做出了一个这样的决议:“陆军部决于明年(1912年)正朔,各员皆剪发穿军服进署。

就这样,清王朝拖了200多年的大辫子,就在清王朝灭亡前被要求剪掉了。

1911年北京百姓剪辫子照片

不过这里有两个非常好玩的故事。

第一,康有为是第一个提出剪辫子的人,不过当大清灭亡之后,却以大清的忠臣自居,开始留起了辫子。康有为对满清复辟抱有希望,可随着局势逐渐明朗,他开始纠结了。当梁启超劝他剪掉头发,他曾经说“死也不剪发”,但是在日本街头,别人对他指指点点,他感觉自己被当作猴看,所以下定决心还是把辫子剪掉,在当时还搞了个仪式。等到张勋复辟的时候,康有为留着头发也不过六七寸。

康有为晚年照

其二是与辫帅张勋有关。爱新觉罗溥伦在清朝灭亡以后积极参与北洋政府,张勋复辟的时候,张勋还留着长长的辫子,却看到身为皇室宗亲的溥伦剪掉发辫,大骂到你是个不肖子孙。但是溥伦却说,早在宣统二年,国家就已经下达了剪辫子的命令,这一番话让大名鼎鼎的辫帅无言以对。

张勋戎装照

1922年,最高贵的一条辫子被溥仪亲手给剪了下来。溥仪的这个行为虽然在皇宫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但是溥仪也用实际行动来告诉国人,辫子确实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这里突然想到了一个大儒叫辜鸿铭。辜鸿铭先生在清朝灭亡十几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拖着一条大辫子。辜鸿铭一个拥有十三个博士学位的人,一个最早接受西方思想的教育家当然不是什么清朝的遗老遗少。不过辜鸿铭所说”我的辫子是有型的,别人的辫子是无形的“这句话还是发人深思啊。

辜鸿铭晚年照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