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精选 >

人民币有可能大幅度贬值吗?

2022-09-20 01:45:09 来源: 用户: 

金融环境瞬息万变,去年的条件,今年已经不适合了。不过,由于2020年疫情黑天鹅的到来,美元的走弱,最近人民币升值走势特别明显。疫情总有一天会结束的,那时候人民币会不会出现大幅贬值呢?

其实,目前中国是实行汇率管控的,而汇率管控主要取决于“外汇储备力量”,在没有出现特殊情况情况时,汇率是不会大幅波动的,也就不可能存在人民币大幅贬值的。一、我先用货币需求理论,尝试探讨下人民币的贬值情况

按照货币需求理论,货币的汇率变化主要取决于市场对货币的需求。

比如A和B两个国家,A国大量需要B国制造的商品,那么A国商人就需要更多兑换B国货币去采购B过商品,B国汇率就会提高,A国汇率相对B国就会下降的。

此时,假如A国拥有大量B国的外汇储备,在即使B国货币需求突然更高的时候,想要维持本国汇率的稳定,就可以向市场低价抛售B国货币,只要A国的外汇储备足够多,甚至满足市场的需求,这就能够改变市场货币供求关系,A国的汇率就能够持续稳定。也就是说,A国大量掌握外汇储备可以稳定自己的汇率,事实上很多国家的外汇储备都是有限的,因此保护汇率稳定也有失败的案例:

墨西哥早期与美元挂钩,可以基本保证汇率稳定,但是由于选择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增加政府投资,也就是货币超发,相当于货币供应量增加,那就是本币兑美元汇率下降,为了保护汇率稳定,墨西哥决定抛出美元外汇储备,起初有效,随着外汇储备的耗尽,本币汇率直接崩盘,也宣告保护本币汇率的失败,本币出现大幅度的贬值。

看完这个逻辑,来看看人民币的趋势,现在我们的外汇储备规模仍有3.1万亿美元,是世界最高的美元外汇储备国家,仅仅用来维护汇率稳定是绰绰有余的。

二、可以说,如果人民币出现大幅贬值,不是看市场,而是在于央行的意志

目前,中国对外净资产是8.33万亿美元左右,负债是6.04万亿美元,净头寸约为2.29万亿美元左右。为什么多年来外债不断增长,而外汇储备不增加呢?

其实很多人都把概念搞混了,外债并不对应于外汇储备的,而是对应对外的资产。我国的净资产,多年来一直都是在增加的。外汇储备稳定,而且是由央行管控的,出现持续大幅贬值,除非是央行处于某种目的的放开才行。外在的主观力量让人民币大幅贬值,观察下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头寸结构和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几乎都是没有可能的。

反而,当前人民币却是出现不断的升值,主要是因为:

一是疫情防控中国比美国有效,而且国内经济基本面处于逐步好转并在爆发的进程当中,成为全球唯一实现GDP正增长的国家,是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二是疫情爆发后,美联储负债表从3万亿上升到7万亿美元,中国刺激只有3万亿人民币,可见央行货币刺激政策较为克制、谨慎,不搞大灌水,精准刺激。三是美国总统大选临近,特朗普支持率不断下滑,总是打“中国牌”争选票,中美关系存在不确定性,对汇率会构成压力,预计美元与人民币接下来的走势震荡会偏强。三、既然人民币汇率波动源于美元,那我们能否直接与美元脱钩呢?

2020年以来,中美之间相对冰封对峙,的确有人提出要让人民币和美元脱钩,说我们要制定自己的国际货币体系。

可是,虽然我们能够有一揽子的货币政策,避免人民币跟着美元波动,但是当前人民币还是不会与美元脱钩的。

我们要知道,目前为止,美元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是最通用的货币。全球大宗商品要用美元计价,全球期货合约以美元计价,全球几乎所有工业经济原料都是以美元计价,70%以上的外汇储备是美元,90%以上的贸易交易也是用美元等等。也就是说,美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拥有绝对优势地位,是全球公信力最高的货币,可以说美联储就相当于全球的央行。

而中国是出口型国家,对外贸易是中国近20年来经济繁荣的核心支出,尽管部分贸易伙伴以人民币结算,但是绝大多数过埃及都倾向于用美元来完成贸易的。而且美元在人民币汇率指数中占据主导地位,如果与美元脱钩会造成人民币汇率的不稳定性,甚至可能出现大幅贬值。

总而言之,人民币需要继续国际化,进一步向美元靠拢,而不是与美元脱钩的。

总之,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人民币对内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会是一直在贬值的,对外的话就不一定了,因为我们有外汇管制,汇率会被控制在一定区间内波动,那人民币就不会有大幅度贬值的概率了。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