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精选 >

在您看来,原油价格暴跌至20美元每桶,其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2022-09-22 21:45:09 来源: 用户: 

作为一个分析师,小陆喜欢聪回顾历史看问题,可能和大家观点有点不同!

大家都认为这次原油的大跌,主要是因为海外疫情不断扩张,刺激中国等原油进口需求疲弱引起了,欧佩克产油国和俄罗斯的石油价格战!但其实,这仅仅是做给世人看的一种假象,产油国间的博弈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近期跌的最惨的不是俄罗斯和欧佩克产油国出口的原油价格,毕竟质地和生产成本占有优势,当前20美元每桶的出口价格依旧不赔钱。

但在近期我们看到更加透明的原油期货市场价格持续下跌,美原油一度跌破20美元的同时,原油现货市场价格更加惊人,北美地区一些偏高硫、重质的原油价格已经跌至不足10美元,美国最大的页岩油产区Midland地区原油价格到昨天为11美元左右,德克西部含硫(WTS)原油价格跌至8美元,加拿大西部精选(WCS)原油价格跌至4美元。

这才是现实,就好比王老吉和加多宝打官司,把和其正给干趴下了!现在产油国之间的价格战,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就是2015年打压过的,美国页岩油生产企业!

美国经过页岩油产业革命,实现了原油进口国向出口国的转变,并且一举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这才是对原油供给市场打击最大的一方面。

2015年,石油生产国就做过一次类似的原油价格战,就是沙特执意要扩大自己的出口份额,大打价格战!导致原油出口价格从60美元/桶,一口气跌倒了30美元/桶!致使当时刚刚兴起的美国页岩油企业出现了大规模的停产潮,甚至多个企业破产!

但在打价格战的同时,美方出台经济制裁俄罗斯,最后俄罗斯出现吕布危机,没有抗住,让整个价格战最终大打折扣!

随着全球经济回暖,美国页岩油跟着油价回暖又复苏了,并且带领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在经济好的时候,多个竞争的对手也没啥,但当疫情不断影响了全球经济生活的正常开展,也就减少了原油的需求。

狼多肉少的时候,自然也就容不下页岩油市场了,价格战就必不可少!不是说沙特和俄罗斯有矛盾,有矛盾连谈判的余地也没有吗?显然不是,因为就没打算谈!

其实,这事是蓄谋已久的,大家都知道2020年,正好是万亿美国页岩油企业债务到期嗯一年,加上疫情、美股暴跌,这正是千载难逢一举打掉美国页岩油企业的最好时机!

这就是为何欧佩克产油国和非欧佩克产油国之间能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持续打价格战的原因!


这一次的石油价格暴跌,背后是有其深层次的原因的,我总结了一下,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

1.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许多工业产业链停摆,对原油的需求量急剧下降,原油的价格自然也就有下行的压力;

2.沙特和俄罗斯谈崩:随着原油需求量下降,沙特作为第一大产油国,当然想要维持油价,于是就和产油大国俄罗斯协商,希望通过减产来稳住原油的价格。而这次俄罗斯却并未与沙特减产达成协议,算是谈崩了。

减产协议未达成,沙特心里也就不爽了,于是决定增加本国的石油产量,因为沙特的地理因素等原因,沙特的石油生产成本是最低的,大概是一桶7美金左右,而俄罗斯一桶原油的成本在25~30美金之间。所以,当原油降到20美金时,沙特依然可以赚钱,而俄罗斯则亏本销售。

另一方面,沙特曾经多次利用增产的方式来胁迫其它产油国就范,不过现如今俄罗斯的经济模式有了很大的调整,农业发展速度很快,不再过度依赖石油经济,所以这次俄罗斯拒绝沙特还是有底气的。

3.打击美国页岩气企业:这一次石油暴跌,另一个可能原因是沙特和俄罗斯形成了默契,挤压美国页岩气的生存空间。最近几年由于油价高,美国的页岩气发展挺快,美国也由石油进口国转变成了出口国,抢了沙特和俄罗斯的石油市场。而当油价降低之后,页岩气企业的利润空间就没有了,并且在疫情冲击下,这次能不能生存下去都是个问题。挤垮美国页岩气生产商,对沙特和俄罗斯都是有利的。

以上几点应该就是这次油价暴跌的几个原因!希望能帮到您!


浮云君关注国际原油价格也有大概一年的时间了,目前也持仓了部分 QDII 原油基金,对于原油价格的走势也是一直比较关注。

先来看一下国际原油目前的价格走势,以布伦特原油连续为例,三个月前油价达到了阶段性高点 71.99 美金,然后步入了下行通道,直到今天(3月31日)价格为每桶 22.81 美金,总跌幅达到了惊人的 68.32% !

三个月时间,油价抹去了七成,单单是看这个数据都觉得脊背发凉。

原油价格大幅度下行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有很多朋友觉得,此次原油价格的下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俄罗斯和沙特这两个能源大国“神仙打架”,为了和竞争对手“对刚”,为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而大打价格战。

也有朋友认为,此次沙特和俄罗斯是联手“演戏”,为了把油价打到最低,把美国的页岩油公司拖垮,从而掌控更大的原油定价权。为了达成他们的目的,而精心策划了一场价格战的“戏码”......

网上的观点纷繁复杂,但是在浮云君看来,增产也好、价格战开打也罢,都是此次原油价格下行的次要原因!即便不打价格战油价下行也是大概率的事情,只是幅度和力度不会这么强烈而已。

沙特和俄罗斯公开对刚,大打价格战是在 3 月 11 日前后开始的,而当时国际油价已经从 70 美金下行至 50 美金,价格下行了 28.57% ,接近三分之一,油价的下行通道已经被打开。

所以价格战只是促成油价继续朝纵深方向下行的导火索,真正导致油价持续萎靡不振的原因在于—— 全球经济已经迈入了逆周期,叠加肺炎的影响贸易阶段性“停摆”,原油需求量疲软严重。

2019 年美联储降息三次,率先进入了降息通道,标志着长达 10 年的全球经济繁荣周期步入「拐点」。

原油是经济的“润滑剂”,不管是货物流通、远洋航运、人员出行、飞机航班乃至于很多设施的应急供电,都离不开原油。经济发展陷入瓶颈期,增长开始乏力,再加上毛衣纷争对于经贸形成的影响,原油的需求量显然是在走下坡路的。

之所以 2020 年开年之后原油价格迎来了一波“小阳春”行情,也是在于毛衣纷争第一框架协议眼看就要落地,在原油需求市场预期回暖的前提下,走出了这波行情。

但是谁知道肺炎就突然爆发了呢......

现在可不是仅仅几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受到了影响,全球主要的国际航班大幅度削减,部分港口停运,在“封城”之后,不少国家还加入了“封国”的行列,贸易几近停摆。

经济的齿轮都几乎不再转动了,还需要润滑剂吗?沙特和俄罗斯只是加速了油价下行这一进程,真正决定油价的还是全球的经贸形势变化。

总结

看问题,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价格的问题无非就是从供应和需求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在当前情况下,显然需求端对于油价的影响更大一些。


这个问题,表面的原因是沙特和俄罗斯因为对于减产保价的议程告吹,互相撒气反倒提升产能,降价打击对方。就像是两家餐厅抢生意,同时搞大酬宾来抢生意一般。

但又有小道消息说,这其实是沙特和俄罗斯合起来演的一出戏,为的就是通过大幅度降价,把美国页岩油给弄死,然后由他们来瓜分页岩油被挤出市场后的空间。因为页岩油就好像是第三家餐厅,而且是三家餐厅中做得最大的一家,背景也最强。但页岩油有一个巨大的弱点,就是成本太高,就好比是这家餐厅的租金太高,而另外两家餐厅却是自有产业,这就导致他的成本要远远高于另外两家餐厅。

现在另外两家餐厅打折打到骨折,卖出的菜,美国这家餐厅要按他们的价格一起做活动,连租金都赚不回来,时间一长只能倒闭。

但现在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美国会放任沙特这么降价?

是的,沙特是石油美元绑定政策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受美国长期保护和监控的一环,这次的降价为什么美国一直没有跳出来强力反对甚至是以武力威胁呢?要知道这种事美国可没少干?

不弄清楚这一点,就不要轻易投入原油贸易中去,里面的水太深,一不小心就会翻船!切记切记!


原油在20美金以下的时候我就和朋友说可以抄底了,结果隔天涨24%,目前的石油价格已经丧失了市场逻辑了。

全球疫情

因为疫情导致全球的石油需求减少,过去遇到这样的情况,都是几个产油大佬商量减产,来太高市场价格,保证各方的利益。

这次疫情原本国际石油组织也是按照这个套路来做的,但是中间出了点叉子,所以石油导火线是因为疫情导致了石油需求降低,比较大家不出门了,出不开,工厂停车,作为工业的血源石油肯定需求就降低了。

石油市场竞争,背后是利益

过去大家都可以商量,毕竟产油国就中东那几个大佬,和俄罗斯,但是今天美国由于技术的发展,本土的黄页油大量生产,已经从原来的进口国变成了石油出口国,这原本也没有什么,但是美国生产一桶石油的价格是50美金,俄罗斯和中东国家是10美金。

原本大家商量减产将石油价格抬高到60美金,但是后来他们发现美国没有减产还扩大生产,俄罗斯第一个出来说“我要降价”,这些把中东国家的几个王给惹急了,也宣布降价,直接把价格拉下来。

美国股市暴跌疫情是引火线,石油暴跌是临门一脚

你要知道美国这些年砸了这么多钱去开采自己的黄页油,现在石油价格暴跌,自己不要亏死了,石油企业的贷款怎么还,美国人的80%的钱都在股市里,一听到这个消息,分分撤资拿回现金,这样一来市场上缺钱了。

另一边那些靠产油国发展经济的国家,借助这次疫情打算把其他对手打趴下,抢回原来的市场,所以油价的背后是市场,也是zhenzhi,如果石油价格还继续下跌,美国可能会动武,比较这个是他们的强项。

石油会涨么?

会涨,但是没有人直接时间是多久,可能是1年,2年,5年,背后都是人的贪欲,要抄底看手里的现金,这个时候就是谈现金为王的时候了,太深的不能说了,怕被屏蔽。


你好! 原油价格暴跌原因,从经济学的市场规律看,根本原因其实就是供大于求!

核心观点包括两个方面:

1、需求端:疫情在全球蔓延以及世界各国开始防控措施,需求端实际上大幅度下降;

2、供应端:OPEC+谈判破裂,俄罗斯不想减产,沙特则变本加厉,宣布降价加产,价格战爆发,供给预期大幅增加。

可见,供需两端的双重利空因素叠加,油价持续暴跌在所难免,逻辑其实很简单,但因素却比较复杂,我们可以深入探析下!

一、从需求端分析来看:

目前疫情已经在全球蔓延,欧洲和北美的疫情呈现出爆发的趋势,目前欧洲病例已经超过28万,而美国累积确诊病例也已经超过12万。各国政府也是纷纷采取的封城措施,按照保守估计全球至少有3亿人处于封闭状态!

即使是亚洲地区中日韩新增病例已经大幅度的下降,疫情得到有效的管控,但是我们都知道航班停飞、企业停工以及大型工业的停产,经济生活秩序受到影响,原油的需求自然就相对低迷的!

根据3月11日的石油市场月报显示:OPEC将2020年Q1全球原油需求下调约193万桶/日,将2020年全年原油需求下调约100万桶/日,增长率从约1%调整为基本与去年持平。

其实,这个月报是在欧美疫情爆发前的数据,如今欧美的疫情已经超乎当时设定的预期,国际市场形势相对在恶化,情况估计还会比月报数据更严重!国际能源署执行干事Fatih Birol上周五提醒市场,如果按照目前趋势发展,全球原油需求可能史无前例地下降20%。

回到我们的中国市场,一般原油需求大概是1350万桶/日,可是国内疫情主要集中在第一季度,需求的下跌量大概就是200万桶/日,相当于少了15%的需求。

按照目前的全球疫情演变以及原油需求量的市场概况,国际能源署执行干事Fatih Birol提出的15%到20%下降属于大概率事件。

我们要知道,作为边际效应特别明显的原油大宗商品,达到20%的需求下跌其实是挺大的,都完全有可能把原油价格给跌穿掉的!

因此,这个20美元/桶的价格体现在需求端就是疫情的全球恶化以及需求一直在下跌是密不可分的!

二、从供应端的分析来看:

其实,原本全球的原油产能一直都是比较充足的。

记得在2016年油价大跌的时候,以沙特为首的OPEC和以俄罗斯为首的非OPEC石油出口国组成了维也纳联盟,共同采取减产来稳定油价。

当前油价暴跌核心原因还是全球疫情的巨大影响,至于沙特发起的价格战甚至增产计划,其实也只能算是次要因素,是一种变本加厉的催化剂而已。

根据表格来看,OPEC+各国原油产能约4300万桶/日,减产目标约170万桶/日,在2020年1月,OPEC+产能大概维持在4100万桶/日。

也就是说,OPEC+有能力让原油在短时间内减产提高约200万桶/日,即使按照各国的产能峰值去计算,减产计划的产能可能可以增加到400万桶/日。

可是,按照目前的疫情演变,全球的需求锐减1500到2000万桶,如此的减产计划相对这个下跌的需求量简直就是九牛一毛,完全无法让供需回归到平衡的状态。

可以说,原油价格跌至20美元一桶让这些石油出口国真的是很“蛋疼”,而当沙特和美国正在互相较劲的时候,成本更高的美国页岩油就是首当其冲了!

如此看来,美国肯定是相当不爽的,疫情对美国经济冲击本来就够受的,沙俄对油价搞事情,美国再也忍不了了!

据悉 ,上周美国方面派遣国家安全委员会VICTORIA COATES作为特别能源代表前往沙特。此外,德州或进行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首次减产,借此阻止油价下跌。而在上周四,美国能源部一位高级官员还表示,能源部已预留足够资金用于推进潜在的石油采购计划。

也就说说,石油大战要开始转向三国杀的境地,目前在供应端已经是全球进入厮杀的状态,供应端已经远远超出需求端了,下跌到20美元一桶,你说能奇怪吗?

三、需求少,产能大,估计库存就是屯油了

可以看到,目前是需求锐减,而产能却激增,那么多的原油必然要面对库存,一般是如何处理的呢?

从当下原油的市场看,不管是原油生产国、消费国还是终端炼油厂等,都会大力加快推进建设基础设施来扩大库存屯油,正常来看,OECD等发达国家会用60天的周期来做石油储备的应急,特别是在油价大跌的时候!

据咨询机构埃信华迈(IHS Markit)估计,至3月20日,目前全球尚未使用的库存容量可能有16亿桶,包括陆基储罐13亿桶和浮舱3亿桶(大型油轮临时用来储油)。其中,美国工业部门储能3.13亿桶、美国战略石油储备(SPR)约7700万桶、OECD国家(不含美国)约2.1亿桶,OPEC和俄罗斯自己可以储存3.5亿桶,加勒比、新加坡等现货交割中心可能还有约7100万桶的富余储能。

最后的话:如今原油已经跌到20美元一桶,核心原因其实还是在于需求端与供应端的不平衡造成的。但是这个价格也许还没有见底!毕竟我们还要再看看疫情的防控效应:如果疫情能够大概在6月份就能得到控制,全球有序的复工复产,而且OPEC+还能根据市场重新考虑减产计划,预计第三季度就有机会回归到30美元左右一桶,到了年底的第四季度,也许就能回到40美元左右;如果疫情的影响还要一直延续到第三季度的话,油价下跌持续到下半年,不排除原油的价格还有下跌的可能性,甚至达到10美元左右一桶,这就是我的观点,谢谢!


原油价格下降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的影响:

第一美元走强。美元与黄金石油是捆绑在一起的。美元涨,黄金石油价格下跌;美元贬,黄金石油价格上涨。虽然近期美元出现小幅度下跌,但是多是由于投资者避险情绪下降所致,美元小幅度下跌扭转不了原油市场的供需导致的价格下跌。

第二供需关系影响石油价格。从需求端看,受疫情的影响,全世界的企业生产下滑甚至处于停滞状态从而导致各行各业对石油需求量下降,此外,随着各国防控疫情措施不断严格,人们交通出行受到限制,各国航班取消和海上交通活动下降,使石油需求进一步缩减,需求下降导致石油价格下降。供给端,沙特,美国,俄罗斯分别是世界三大产油国。由于沙特与俄罗斯在减产方面未达成一致,沙特宣布与俄罗斯打价格战,并从三月开始增产,此外随着4月1日减产协议的到期,外界普遍担心沙特会进一步加大石油产量,供给端的增加打压价格,是价格不断走低。


真正原因是疫情的影响,以及短期内美元流动性不足,华尔街投资者在抛弃贵金属,原油,美债等救股票。

其他原因是俄罗斯和沙特打价格战,同时希望把美国页岩油的份额挤出市场。还有一个原因是全球疫情的持续发展,封城封国的政策导致需求下降。这些都会让原油价格下跌,但不足以跌这么多。以前各个国家拼命量产石油打价格战的时候,国际原油最多跌到40美元左右,如果在正常的情况下,国际原油的底部大概就是在40美元每桶左右。

这次疫情对交通运输物流的影响,大概有个20%至30%。从需求上来说,在40美元的基础上,再跌个20%到30%,也就是说最多跌到28美元每桶。现实情况是北美原油最低跌到了20美元以下。这个原因就是美元的流动性不足造成的。同时我们看到了历史上罕见的股票、美债和黄金同时都在下跌,只有美元在涨。随后美联储宣布开始无限量的量化宽松,增加美元的市场流动性,借以挽救美国经济。


原油价格跌到20美金,其中疫情是导火索,因疫情的影响,导致全球原油的需求大量萎缩,开始只是中国突发疫情,后来伊朗韩韩国开始开始爆发,再后来,意大利,欧洲,美国都开始泛滥,形势逐渐恶劣,市场对于原油的需求都会有一个共识,就是大量缩减,原油原产国不想够坐以待毙,主产国沙特开始不遵守减产协议,他们石油资源丰富,需求缩减,如果还断了市场,那么就断送了的收入的命脉。索性扩大生产,在困难时期抢占市场,市场供需变化严重错位,导致了石油价格的暴跌。提问者所探求的真正原因就是突发疫情导致需求的失衡。


关于本次油价崩盘的原因,简而言之,就是供大于求。

供需两端的双重利空因素叠加,导致油价暴跌:受新冠病毒疫情及世界各国防控措施影响,需求大幅降低;OPEC+谈判破裂,俄罗斯无意减产,沙特以牙还牙、宣布降价增产,全面发起价格战,供给预期大幅提高。其中,疫情导致需求锐减是主要原因。

具体来看:

需求面

从需求面看,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扩张,欧洲和北美的疫情已呈爆发增长的态势,欧洲累计确诊病例超过28万例,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2万例,各国政府陆续采取封城政策,保守估计全球有近25%人口(绝大多数是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处于隔离状态,虽然中日韩等地区新增病例大幅减少,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航班停飞、企业停工、工业停产,全球经济生产活动必将受到严重影响。

中国原油需求大致约1350万桶/日,在第一季度,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需求下跌了约200万桶/日,大约相当于15%的需求,如果简单按比例折算,全球原油需求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像Fatih Birol推测的那样下降15-20%是大概率事件,全球原油需求将锐减1500-2000万桶/日。如此大的需求减少是史无前例的,作为边际效应明显的大宗商品市场,20%的需求下降,足以让市场跌穿。

供给面

从供给面看,原油产能其实一直是充足的。这也是为什么,2016年油价大跌后,以沙特为首的OPEC和以俄罗斯为首的非OPEC石油出口国需要组成维也纳联盟来协议减产、维持油价。在疫情对需求巨大的影响面前,OPEC+的减产努力显得微不足道,沙特的价格战也只能算是抢头条的次要因素。

OPEC+各国原油产能约4300万桶/日,减产目标约170万桶/日,在2020年1月,OPEC+产能大概维持在4100万桶/日。换句话说,若停止减产,OPEC+有能力让原油产量在短时间内提高约200万桶/日,如果按各国峰值的产能计算,产能增加甚至可能达到400万桶/日。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全球需求锐减1500-2000万桶/日,OPEC+就算达成减产协议也是徒劳,200-400万桶/日的减产完全无法让供需回归平衡。

库存

如果需求锐减,供应激增,那多产的油要去到哪里呢?答案是库存。

各原油生产国、消费国,包括终端用户炼厂等在内,都会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来储存原油,OECD等发达国家通常会有60天左右的石油储备来应急。当油价低的时候,就用库存来囤货。

据咨询机构埃信华迈(IHS Markit)估计,至3月20日,目前全球尚未使用的库存容量可能有16亿桶,包括陆基储罐13亿桶和浮舱3亿桶(大型油轮临时用来储油)。其中,美国工业部门储能3.13亿桶、美国战略石油储备(SPR)约7700万桶、OECD国家(不含美国)约2.1亿桶,OPEC和俄罗斯自己可以储存3.5亿桶,加勒比、新加坡等现货交割中心可能还有约7100万桶的富余储能。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数据,至3月13日,美国原油库存已连续8周攀升,但尚未达到5年以来的高点。理想情况下,全球有足够的库存来储存过剩的原油产出,但如果浮舱船租或陆基储罐成本上升,全球可利用储能的情况还未可知,将在未来2-3月面临巨大的挑战,库存的实际瓶颈可能是油价触底的信号——就算价格再降,原油也无处可去了。

小结

综合需求、供给及库存情况,不难看出,此次原油暴跌,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新冠病毒疫情及经济活动停摆对原油需求的影响,过量的供给将在短期内带来库存攀升。埃迈华信副董事长丹尼尔·耶金博士日前发出的警告:石油过剩的海啸已经来临。如果各利益相关方不采取措施,过剩的原油将冲击整个产业链,对依赖石油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美国页岩油气产业等造成巨大伤害。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