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精选 >

什么是新零售?新零售的定义是什么?

2022-09-23 05:40:26 来源: 用户: 

“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 2016年10月的阿里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马云在演讲中第一次提出新零售概念。

线上线下和物流结合在一起,才会产生新零售。百度百科将新零售释义为: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并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自从马云提出新零售后,立马在全国形成燎原之势。基本上,现在各行各业只要跟线上线下沾点边的都在标榜自己走的就是新零售路线。那么, 什么才是新零售,如何理解?新零售到底“新”在哪里?

以下五点,或许可以为您解答一二——

01 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消费产业升级的供需条件已逐步形成,新兴消费产业在经济中的占比逐步提升。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新零售得以不断变革与演进。

随着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以及消费理念、消费认知能力得以提升。新零售的出现,直接满足了去除品牌溢价之后的品质保证,消费者对价格的合理性有了更高需求。

业内普遍认为,消费升级促进了新零售的崛起。有市场分析预测,未来数年新零售将保持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的高速增长,2022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1.8万亿元,从而成为消费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02 线上线下融合与全渠道

有分析人士指出,任何单一的线下市场、线上市场都不能构成在目前社会环境下完整的零售市场空间体系。从未来发展看,任何单一的线上市场、单一的线下市场都难以承载企业的更好发展。线上线下融合,全渠道发展是新零售落地发展的主要方向。

以当前较为典型的盒马鲜生为例,线下既是门店也是仓库,线上下单从门店发货,从前端门店到后台装箱,全部用物流带运送,减少仓储费用,通过提高出货量减少生鲜产品养护和管理的成本,5公里内配送,30分钟内送达,每个环节都经过严格的时间把控。高效率、便捷的配送获得了更多顾客的青睐。

03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对零售企业来说,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提销量,控成本”,即开源与节流。新零售企业的发展,更得益于越来越多新技术的落地应用,得益于将新技术不断应用在开源和节流这两个方面上。

从嵌入RFID、人脸识别等技术运用,到无人机配送、智能客服、线下实体零售智能化商品体验,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新零售中的场景化应用已经越来越普及。

新零售之下,品牌最重要的资产是数据资产。在供给侧,数据能够通过给顾客画像,结合顾客需求进行精准产品设计,提高设计的精准度,减少无效开发,进而将更好的产品反馈给消费者;在需求侧,数据同样可以指导营销与销售行为。

新零售真正的核心就是数据。有了数据,才能实现对消费者的可识别、可洞察与可服务,才可以重构零售活动中关键要素——人、货、场,进而才能生长出与以往不同的零售新生态。

04 智慧供应链与零库存

传统零售行业,供应链局限于采购、生产、物流等环节,与消费者、销售渠道的协同不足,而新零售时代下,智慧供应链依托大数据和信息系统,将客户综合感知、智慧指挥协同、客户精准服务、职能全维协同、重点聚焦保障等要素集成于一体,使各个系统在信息主导下协调一致的行动,最大限度的凝聚服务能量、有序释放服务能力,最终使服务变得精准,使供应链变得透明、柔性和敏捷。强调的是“全位一体”,供应链成为了“供应链+营销+大数据”。

05 无人零售与渠道下沉

在线下实体经济越来越难做的同时,租金和人力成本却在节节攀升。于是,在新零售的洪流冲击下,各类资本大致分成了“两派”。一路是各大电商巨头纷纷布局的无人售货超市、门店;另一路,各类新型智能售货机如雨后春笋般开遍大江南北。

在这过程中,得益于人口回流与消费水平提升,各类资本开始盯上了消费力与市场规模正快速崛起的三四五线城市。阿里零售通的2019年目标是覆盖150万家小店,并且在订单密度有保证的前提下,零售通会逐步向农村下沉。同样作为率先渠道下沉的另一家,京东则表示将在未来5年,全国开设超过一百万家京东便利店,其中一半在农村。新零售究竟“新”在哪里? 有分析人士指出,答案在于多、快、好、省,即品类更多,速度更快,产品更好,价格更便宜。所有的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也都是为了满足其中的一项,或者几项,从而成为一种更高效的全新零售方式,我们称之为“新零售”。


新零售,英文是New Retailing,即个人、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并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线上线下和物流结合在一起,才会产生新零售。2016年10月的阿里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马云在演讲中第一次提出了新零售,“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

发展动因:

一方面,经过近年来的全速前行,传统电商由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终端大范围普及所带来的用户增长以及流量红利正逐渐萎缩,传统电商所面临的增长“瓶颈”开始显现。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全国网上零售额的增速已经连续三年下滑,2014 年1-9 月份的全国网上零售额为18238亿元,同比增长达到49.9%;2015年1-9月份的全国网上零售额为25914亿元,同比增长降到36.2%,而在2016年的1-9 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是34651 亿元,增速仅为26.1%。此外,从2016 年“天猫”、“淘宝”的“双11”总成交额1207亿元来看,GMV增速也从2013 年超过60%下降到了2016年的24%。根据艾瑞咨询的预测:国内网购增速的放缓仍将以每年下降8-10 个百分点的趋势延续。传统电商发展的“天花板”已经依稀可见,对于电商企业而言,唯有变革才有出路。

另一方面,传统的线上电商从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着难以补平的明显短板,线上购物的体验始终不及线下购物是不争的事实。相对于线下实体店给顾客提供商品或服务时所具备的可视性、可听性、可触性、可感性、可用性等直观属性,线上电商始终没有找到能够提供真实场景和良好购物体验的现实路径。因此,在用户的消费过程体验方面要远逊于实体店面。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高品质、异质化、体验式消费的需求将成为阻碍传统线上电商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硬伤”。特别是在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人们对购物的关注点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价格低廉等线上电商曾经引以为傲的优势方面,而是愈发注重对消费过程的体验和感受。因此,探索运用“新零售”模式来启动消费购物体验的升级,推进消费购物方式的变革,构建零售业的全渠道生态格局,必将成为传统电子商务企业实现自我创新发展的又一次有益尝试。

1.线上零售遭遇天花板

虽然线上零售一段时期以来替代了传统零售的功能,但从两大电商平台,天猫和京东的获客成本可以看出,电商的线上流量红利见顶;与此同时线下边际获客成本几乎不变,且实体零售进入整改关键期,因此导致的线下渠道价值正面临重估。

2.移动支付等新技术开拓了线下场景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由此带来的移动支付、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革新,进一步开拓了线下场景和消费社交,让消费不再受时间和空间制约。

3.新中产阶级崛起

新中产阶级画像:80/90后、接受过高等教育、追求自我提升,逐渐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新中产消费观的最大特征:理性化倾向明显。相较于价格,他们在意质量以及相应的性价比,对于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他们愿意为之付出更高的代价。不菲的收入与体面的工作给中产带来片刻的欣慰,但不安与焦虑才是中产光鲜外表下最戳心的痛点,消费升级或许正是他们面对这种焦虑选择的解决方案。


新零售就是更高效的零售

数据赋能:线上、线下都不能代表新零售

用数据赋能,提升“场”的效率;用坪效革命,提升“人”的效 率;用短路经济,提升“货”的效率。

用大数据赋 能,进行人、货、场的重构。原来零售企业和电商是对立的,是一个此消彼长、互斥的业态,所以过去这十几年零售企业很悲观,基本上被线上的电商侵蚀了其原有的份额。现在我们发现,传统零售和 线上电商彼此间的融合开始了,已经不再互斥。用户的体验需要 线上、线下整合,传统线下的体验是没法简单用线上替代的,毕竟人作为一个实体,总要生活在周边。

零售没有本质结构

  零售的本质,是连接“人”与“货”的“场”;而“场”的本 质,是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万千组合。在传统商场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是一个闭环,然而传统超市的交易结构是:用商品差价,补贴信息流成本。只要资金流的差价能涵盖信息流的成本,超市就有钱赚。可是当互联网的出现,电子商务的诞生导致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闭环被 完全拆开,并重新组合,即电子商务重构了“人”、“货”、“场”三者之间的关系,导致了新的交易结构的出现,受其影响的则是线下实体经济。

  问题来了,生活中常常出现一些在线下门店去体验去获取信息然后线上产生交易,这种现象可以理解为: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从“用商品差价,补贴信息流 成本”,流向“线下获得信息流、线上付出资金流”。这种情况肯定不会停在这种互相为敌、你赢我就输的中间状态,还会不停演化,继续融合,直到所有人都获益,同时更高效、更稳定的新交易结构出 现。这种“所有人都获益,同时更高效、更稳定的新交易结构”,就是“新零售”。我们要从线上回到线下,但不是原路返回,而要用互联网的工具和方法,提升传统零售的效率,实现融合。

信息流:互联网的高效性和线下体验性的结合

首先互联网提供的信息流,相对于线下,具有非常明显的独特性,那就是高效——又快、又全、又便宜。那么,因为信息流的高效性,互联网就可以干掉传统零售吗?答案是否定的,互联网的高效性解决替代不聊体验的感性,体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件,前些年网上出现的AR购物、AV购物就是想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去解决线上的体验性问题,然而由于技术的不成熟所以没有向市场推广。

小米、华为、viov为什么要开体验店?而且还是不卖货的体验店,这充分说明体验很重要。体验性能带来社群裂变,可以提高客单价,客单价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说是弥补了开店选址的缺陷,节省了选址的成本。线上大数据还能有效地降低库存。在以前,小米之家主要依赖于小米商城对于产品销量的预计来订货,20%依赖于生态链企业配合小米之家的判断进行提前备货。当生态链企业发现某个产品好卖,即便小米商城还没有向生态链订货,生态链自己也会做一部分备货,以防万一出现脱销的情况来不及生产。用互联网的数据给线下赋能。新零售,就是用线上的高效性,给线下的体验性插上效率的翅膀。

 

资金流:便携性和可信性的结合之用数据建立的新信用

移动支付带来的便携性不做介绍。

在以前都是线下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当面交易。然而互联网来了,网上购物,给我们带来信息流的高效性,展示信息的方式更 快、更全、更便宜了。但是,资金流和物流这对亲兄弟,却被强行分开了。买家和卖家相隔甚远,无法做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因此必须做个约定,到底是我先付钱,还是你先发货。这两 件事情,没有办法同时进行。素未谋面带来的可信性的缺失,严重限制、阻碍了互联网电商的发展。解决可信性,一直是电商的头等大事。所以1998年paypal(贝宝)的出现解决了互联网购物的安全性,可信性问题。彼时,在大洋彼岸的中国阿里巴巴晚了五年才开始做互联网“增信”工作。这个晚了5年的互联网“增信”成就了阿里巴巴,后来就有了支付宝做担保交易。

 移动支付的便携性和可信性能不能结合在一起做点事情?答案是可以的,百度、阿里、腾讯、京东利用这两点结合线上大数据的高效性做了一个虚拟信用、数据信用。

物流:跨度性和用户的即得性的结合

无论我们是去超市买东西,还是去商场,去任何一个线下的零售业态,都是人在移动接近商品。按照物流的方向划分,我们称其为“人找货”:货离你尽量近后,等着你去找它。人找货有一个缺点,受距离的限制较大。一个人的生活半径有限,能找到的货,永远是极少的。于是发出感叹万能的淘宝 没有买不到,只有想不到,就是因为在现实生活的活动半径中,接触不到多少货。进入电商时代后,人找货变成了货找人。我们在网上下单后,坐在家里等货,货移动着来找你。人的活动半径有限,一般几公里,最多半个城市;但是货不一样,可以跨过半个地球来找你,它的活动半径就是地球的半径。这是互联网电商在物流方面带给我们的改变,它实现了跨度性。

在线下我马上想要,就要立刻拿到 ,即得性,就是即刻获得的特性,这是今天的互联网电商仍然不具备的怎么把物流的跨度性和线下即得性结合起来?用大数据让“快”和“近”殊途同归,天猫小店、京东便利店、苏宁易购、河马生鲜、小米体验店等等都是利用大数据赋能物流


新零售:即以在线支付,互联网,RFID射频识别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实现手段,整合生产企业,商贸企业,物流企业的一种全新的物联网零售模式。主要有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线上以现在或新的电商为重点,线下主要有无人售货柜,无人零售店等。主要的技术在于移动互联网,RFID射频识别技术,智能手机大量普及以及技术革新。其中RFID模块YXU2881M技术成熟以及成本的下降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具体的购物流程是:

第一步:进店,用户打开智能手机,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后台认证是否有权限,有权限的话自动打开门锁(或售货柜门锁),用户可以开门进无人售货店进行购物(或拿取智能售货柜中商品)。

第二步:选货,这里就不多说了,选货过程跟普通超市或普通售货柜没啥区别。

第三步:支付,购物结束,用户须排队一个一个经过一道装有超高频读写器YXUK5的结算通道,结算通道一次只允许一个人进入,在结算走廊尽头会有屏幕显示此次的购物数量以及金额等信息并完成结算扣费,顾客到打包区装购物袋离店(售货柜的方式是拿取商品后关上柜门触摸屏即显示购买商品信息以及自动结算)。整个新零售购物流程结束。


新零售:以消费者的体验为中心的数据驱动的泛零售形态,称之为新零售

无界零售:场景无限、货物无边、人企无间,称之为无界零售

新零售的模型:场景互联网+智能供应链


哈哈,就是把零售两个字刷一遍,就是新零售,再刷一遍就是线上零售,线上线下结合就是又成了新零售


新零售,即个人、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新零售定义:以消费者感受为管理中心的数据驱动器的泛零售形态。

从“货-场-人”到“人-货-场”,重构产品及供应链管理,重构销路与场景,重构消费者关系。

新零售是从以前“货”“场”为王的时代转变到以“人”为核心的服务时代。

新零售模式不但迭代优化,如:b2b,O2O,B2C,B2B,C2C,b2b2c等等。都是尽量满足以人为的本服务思维和体系。当然,这就需要完善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未来,不在是一个企业和另一个企业的竞争。而是一条供应链和另一条供应链竞争。


新零售定义:新零售,即个人、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新零售提出背景:马云在杭州云栖大会上提出未来五大新趋势: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与新能源,并称未来这五个新的发展将会深刻地影响到中国、世界,及未来的所有人。

其中就第一个新——新零售,他认为:今天电子商务发展起来了,纯电商时代很快会结束,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这一说,也就是说线上线下和物流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诞生真正的新零售,线下的企业必须走到线上去,线上的企业必须走到线下来,线上线下加上现代物流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创造出新的零售起来。


就是大数据垄断时代和个人隐私共享,各种有序化管理,包括你的人生..


新零售,英文是New Retailing,即个人、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1]。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