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文 星空书屋 《你好,旧时光》获得了豆瓣评分8 7分,这在网剧里无疑是“现象级”的了,在青春电视剧泛滥的年代,为何这部剧可以拔得头筹呢

文/星空书屋

《你好,旧时光》获得了豆瓣评分8.7分,这在网剧里无疑是“现象级”的了,在青春电视剧泛滥的年代,为何这部剧可以拔得头筹呢?

我们从《你好,旧时光》里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能回忆起自己高中时代的点点滴滴。这部剧没有营造故意的冲突,也没有“车祸”“堕胎”等狗血剧情,所有人都平凡而不普通,每个人都是主角。

很多青春题材的影视剧已经朝着“娱乐化”“造梦化”的方向发展,男主完美得近乎妖怪,各个都是高富帅,女主多为玛丽苏,善良得失去底线。很多时候,青春剧穿着校园的外衣,却已经失去了校园的精髓。

《你好,旧时光》最大限度地还原了高中生活,这里有像余周周、林杨这样的天赋型学霸,也有拼尽全力往上爬,希望通过成绩改变人生的普通人;老师们说的每句话我们似乎都很熟悉,因为曾经自己的老师也这样说过。

《你好,旧时光》通过不同人物串联起完整的学生时代,大家的故事普通又特别,从琐碎的事情中展现普通学生的成长经历、生活状态和人生理想。剧情自然、贴合实际,在平淡中饱含力量,引起观众的“共情”。

里面有一个不能说成反派的“反派”——辛锐。她出生于一个县城家庭,家境普通,母亲脾气暴躁、自私自利,辛锐长期活在母亲的打骂阴影下,内心敏感、自尊心强,转学到重点高中后,一心想通过成绩获得师生的认可,改变自己的人生。最后她如愿以偿,拿到了文科生唯一的保送名额,保送到北大,按理来说她应该从此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可是事实并没有,结局她依旧惨淡。保送北大的辛锐,为什么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呢?

《你好,旧时光》剧照

一、辛锐试图活成别人,最终却丧失了“自我”

辛锐因为家庭原因,内心敏感又自卑;转到重点高中后,因为成绩差、英语发音不好而被同学嘲笑,此时在她心里便埋下了“恨”的种子。辛锐既自卑又自负,当余周周出现在她身边,拉她走出阴霾时,她内心并不是感激这个“恩人”,而是将余周周视为“仇人”,一心想取代余周周。

在辛锐心里,她以为自己讨厌余周周,实则是嫉妒余周周的一切,羡慕她有疼爱自己的家人,羡慕她身边有一个“小太阳”林杨,更羡慕余周周有好的成绩、好的友谊。随着接触增多,辛锐心中的黑暗也在慢慢滋长,她渴望活成余周周,做自己的主角。

辛锐不断“黑化”的过程,其实是“本我”不断战胜“超我”,最后“自我”被吞噬的过程。

辛锐

弗洛伊德提出,人的意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本我、自我、超我”。所谓“本我”,就是潜意识形态下的思想,是人性中最原始的东西。“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则支配,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

简单地说,“本我”就是“我想要什么”,它指向人内心最自私的部分;“自我”是“我能要什么”,它介于两者之间,既不像“本我”那么自私,也不像“超我”那么伟大;“超我”就是“我该要什么”,它指向道德层面,是人们用来约束自己的道德模范。

辛锐的“本我”就是想超越所有人,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所有利益。所以她不停地仇视余周周,故意接近林杨,再将从林杨那里借来的CD巧妙地秀给余周周看,引起他们的矛盾。最后甚至为了得到唯一的保送北大的名额,她巧妙设计,让两个竞争对手——余周周和凌翔茜,失去竞争资格。

辛锐的“超我”是伪装的善良。在余周周身体不舒服时,她伪装给余周周送药;在被欺负时,她伪装大度。

辛锐的“自我”便是为达目的而做出的努力。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辛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高自己的成绩,她刻苦努力,没日没夜地苦学,最终成绩突飞猛进。为了融入林杨的世界,让林杨看到自己,她开始改变自己的发型,让自己变得更漂亮,并且每天去图书馆给林杨占座。

如果一直按照“自我”发展,辛锐的所作所为也无可厚非。可是慢慢的,辛锐心中的“本我”开始战胜“超我”,她开始走向一条歧途,最终让自己与林杨等人越走越远,将自己推进了万丈深渊。在这个过程中,辛锐逐渐失去了“自我”。

辛锐试图变成“别人”

二、辛锐凄惨的结局,是对观众的心理补偿

观众在看一个影视作品时,会对剧中的人物进行“移情”,将自己代入剧中某个角色,从而与角色的命运共呼吸。

“移情心理”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移情心理学》中提出的一个概念。荣格师从佛洛伊德,他在《移情心理学》中提出“人为什么会爱是心理咨询师”的问题,最后发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移情现象。

这种关系也同样适用于观众与角色之间。这不能说是一种爱,而是一种移情。观众将自己的内心移情到男主人公或者女主人公身上,产生一种类似于“爱”的情感,为角色的悲痛而悲痛,与角色的命运连为一体。可以说“移情”是一种“高级共情”。

林杨英俊帅气、性格开朗,如同“小太阳”一般,活得发光发热;余周周善良坚强、独立自主、有侠义精神,是很多人心中的正能量。

观众在观剧时,会与林杨和余周周产生共情,最后产生移情心理,关心他们的命运与发展,站在他们的立场思考问题。

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便会觉得辛锐是个“坏人”,即便她并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也会对她产生一种负面情绪。如果她最后结局太好,会造成观众心理的不适,感觉自己厌恶的对象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惩罚。

林杨和余周周

我们中国一向喜欢喜剧,而不接受悲剧。一个电视的结尾往往是要大团圆的,不管中途有多虐,男女主有多悲惨,但是结尾必须圆满,否则觉得“意难平”,浑身难受。这与西方完全相反。西方认为悲剧更具有张力,他们更欣赏悲剧美,所以很多名著都以悲剧结尾。

《你好,旧时光》的结尾,辛锐作为北大的毕业生,最后却落得每天陪酒的下场,甚至因为很久不交电费而被迫停电,可见她并不幸福。

按照现实情况,向辛锐这样脑子不笨,又刻苦努力的人,进入北大后势必更加用功,为自己争取一个更好的前程。加上她容貌姣好,最后在职场混得也不该太差。可是编剧并未按照现实的逻辑进行描写,而是给了观众心理补偿。

试想,如果最后的最后,辛锐过得比余周周更好,观众是否会觉得“如鲠在喉”?这种感觉就像是恶人得到了善报一样难受,就像是自己的敌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了成功,这样的结局势必会有“烂尾”之嫌。

辛锐

结语

《你好,旧时光》避免了青春剧中的题材同质化、人物单一化、剧情虚拟化等毛病,以独特的视角、质朴的语言、生动的剧情,为青春期树立了一个标杆,因此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想尽办法终于得偿所愿保送北大的辛锐,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根本原因是她渴望变成别人,却又丧失了“自我”;直接原因是观众的“移情”作用,这是编剧对观众的心理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