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精选 >

狡诈的袁世凯是怎么从日本人眼皮子底下逃离朝鲜的?

2022-09-26 09:27:05 来源: 用户: 

清朝末期国势衰微,随同一起没落的还有大清与朝鲜的宗藩关系。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本来已经倒向日本的朝鲜国王李熙和闵妃,向宗主国大清求援。朝廷委派驻扎在山东登州的淮军将领吴长庆部前去平叛,而此时在吴长庆营参军仅仅一年的袁世凯随同到了朝鲜。兵变平息后,袁世凯被留在了朝鲜。而此时的日本人觊觎朝鲜久矣,由于地缘关系,商业贸易活动和人员迁移渗透都远远超越了大清国。

01 平叛甲申政变中袁世凯险些被地雷炸死

开化党人

大清与日本在朝鲜的摩擦与争斗越来越尖锐,袁世凯留在朝鲜实际上是助力朝鲜怎样对付日本人。两年后的1884年朝鲜又发生甲申政变,亲日的开化党人在日本驻朝使臣竹添进一郎的策动下,挟持了国王发动政变,声明废除与大清的宗藩关系,并屠杀了与大清亲近的朝臣。事发突然,无法及时向清朝廷报告和得到指令,这种情况下,协理军务的袁世凯提出来攻打皇宫,可是两位主官却不同意。最终在袁世凯提出一切责任由他来负的前提下,才允许他亲自率兵进攻从而抢回了国王。在这次战斗中,一个手雷在距离袁世凯只几步之遥的地方爆炸,气浪把他掀翻,差点炸死他,丢了性命。事后统计,这次清军阵亡十余人,日军死33人,开化党死了 9人。

朝鲜国王李 熙

袁世凯的这次果断平叛意义重大,否则朝鲜王室1884年就倒向日本成为傀儡了,与大清宗藩关系的也根本维持不到1895年的甲午战争。也就是说,这次平叛至少延缓了大清10 年的宗主权,否则日本的威胁更大,更容易早就挑起战争,直接威胁满清的龙兴之地东北。

朝鲜王后闵 妃

02 总理朝鲜通商交涉事宜,深为日本人忌恨

平定甲申政变虽然功莫大焉,但先斩后奏的做法还是给袁世凯惹了不少麻烦,外部有日本人的恶人先告状,内部更是遭到了弹劾和非议,说他独断专权,擅自出兵,还说他动用军费抚恤朝鲜大臣等,总之是惹了一腚骚,多亏李鸿章洞悉真伪,让他回国休整了一下就又派回了朝鲜。并且是越级擢升,任命袁世凯为总理朝鲜通商交涉事宜大臣,官居三品。时年袁世凯才只有26岁。

青年袁世凯

总理朝鲜通商交涉事宜的袁世凯,在朝鲜有类似太上皇的权威,对朝鲜内政外交都有干预。崭露头角的袁世凯,在朝鲜不仅迅速地扩充了宗主国权威,并且唆使亲近大清的朝鲜臣民们抵制日货,甚至一度在汉城见到日本人就打,让日本人深深地畏惧和忌惮。袁世凯在朝鲜的12年,大清对朝鲜的贸易由和日本相比不成比例而发展为几乎持平,不能不说是袁世凯居功至伟。

03 施巧计“瞒天过海”

日本的国力在增强,在朝鲜的渗透和影响力也在难以遏制的增加,而大清在走下坡路,纵然袁世凯在朝鲜连痞子手段也用尽了,靠袁世凯一己之力是难以挽回的。并且被日本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袁世凯时刻处在危险之中,他多次提出回国躲避,可是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所以李鸿章迟迟不予批准。1894年朝鲜又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清廷在出兵弹压和外交斡旋间犹豫不决,日本出兵干涉,到清廷终于同意袁世凯回国时,他已身陷日军重围。

日本人本以为除掉他是很有把握的,可袁世凯却逃掉了。那么袁世凯是插上翅膀飞掉的吗?日本人困扰了很长时间。原来,狡诈的袁世凯用了一招“瞒天过海”的妙计:

身处险境,袁世凯早就在为日本人预演一出“逃出生天”的好戏。——在等待朝廷准许他的再三再四请求回国的时间里,袁世凯策划,连续多天,每天都派出一位姓龙的统兵官乘一顶绿色小轿在仁川与汉城间来回。负责封锁汉城水陆的日军,天天见有这么一顶并不怎么起眼的绿呢小轿来回,盘查

了几次以后便习以为常了,也就不再检查任其来来回回。而这正是袁世凯使得障眼法,他一接到朝廷允许其回国的命令,就立即乔装打扮,化妆成一仆人模样,从使馆区后门溜出在唐绍仪接应护送下,坐进了那顶一直在演戏的绿呢小轿,从而畅通无阻地从汉城到达了仁川港,而后乘船回到了天津。日本人压根没想不到平时威仪有加的大清总理大臣袁世凯会以这样的方式逃遁,还想着冠冕堂皇地去捉拿他呢,那料到狡猾的他已经脚底抹油——溜了!

再延伸说几句。袁世凯是少有的直接与日本人打过交道的大清官员之一,对日本人有很清醒的认识,就像他自己说的是一辈子反日。可是最终还是因为那个日本人提出的《二十一条》让国人骂了他若干年。因为袁世凯目睹了甲午战争中大清国的惨败,所以强兵救国是他在天津小站为朝廷编练新军的的思想动机之一。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