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精选 >

2020天猫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交易总额能否突破3250亿元?

2022-09-27 19:39:05 来源: 用户: 

又到一年双十一。

如今的11月11日在国内早已没了光棍节的意义,取而代之的是一场全民购物狂欢。十余年间,双十一由一家购物节演变成全网最重要的大促节点,甚至能够成为中国经济好坏的风向标。因此,每年双十一的最终交易总额总是人们疯狂剁手之后最为关心的数字。

有意思的是,去年双十一前,有微博博主指出每年双十一销售额的增长趋势就像按早已设定好的公式发展,数据过于完美,不符合实际生活,并据此认为阿里巴巴为提高“双十一”购物热度,对销售额进行人工修饰,存在造假事实。2019年双十一最终成交额2684亿元也确实在其给出的预测区间内,预测误差甚至不超过10 亿,相对误差不超过千分之四。

那么,阿里真的造假了吗?

没必要

从阿里自身角度看,作为一家大数据公司,想要控制住销售额并不难。通过数据分析找出最活跃商品,然后通过增加或者减少这些商品投送,就能达到一个类似的预设目标,以此保持每年的增长率。因此阿里根本没必要伪造数据或者刷单。

但——

为何历年数据走势如此“完美”?

从数学模型上看,无论历年总销售额还是某年双十一当天各时间点销售额,都与拟合曲线完美匹配。也正是这种“完美”遭到网友质疑。但实际上,如果我们把美国三大促销日销售额也建立起相同的数学模型,各位就会发现其拟合曲线同样完美,只不过完美程度要略逊于我国的双十一。

原因为何?概括来说,是因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更加稳定,显而易见的,美国则要动荡得多。除此之外,我国的人口基数要远大于美国,双十一的销售规模也远大于美国三大促销日,参与人数越多、销售规模越大,销售额越能表现出规律性和稳定性。

不过,在这个极为特殊的年景——

疫情是否会对双十一造成影响?

新冠疫情对双十一对每一个国人带来的影响直观反映到收入上,人均可支配收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不可否认。但由于我国防控疫情措施得力,疫情得到最快速有效控制,在一季度负增长6.8%之后,我国经济二季度增速跃升10个百分点,迅速实现由负转正,放眼全世界都堪称奇迹。因此,这种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下降相对有限,进而对双十一销售额的负面影响相对有限。

阴差阳错的是,疫情爆发让更多人适应了网购、在线学习和在线工作的模式,移动互联网用户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比疫情前大幅增加。更多人适应网购会潜在增加参与双十一购物者数量。所以,疫情对双十一的影响总体有限,今年双十一销售额不会与预测结果有较大出入。

尽管如此,今年天猫双十一依然存在——

变数

今年阿里为了改善双十一购物体验,破天荒改变了双十一折扣的时间节奏,将整个双十一大促一分为二:11月1日—3日第一波,11月11日当天第二波,自然,两波的折扣力度保持一致。活动分成两拨的好处是,无论用户参与难度还是后续物流配送压力都会大大降低。但问题是,总销售额的数据将如何统计?是11号0点开始从0元统计一整天的,还是11号0点一上来就以第一波的总销售额数字为基数,在此之上再进行11号一整天的统计?不得而知。

另一方面,支付宝首次加入了双十一战场,将线下外卖、美食玩乐、酒店住宿业务连通。意图很明显:当线上流量抵达天花板之际,阿里开始凭借自家生态,开始探索线上线下全面结合的新场景。这无疑也会为总销售额数字再添一把火。

黄老师观点:继续保持“完美”就是最好的结果

双十一销售额增长是互联网用户数量增长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叠加效应。在这个举世瞩目的数字上,阿里根本没必要造假,疫情对今年双十一的影响也有限。因此,今年天猫双十一的总销售额大概率会继续保持“完美”走势,超过3250亿这个数字应该不是难事。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