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精选 >

天凉了,都有哪些鸟类在沈阳过冬?

2022-09-28 06:00:10 来源: 用户: 

首先谢谢邀请!

如今已经十月中旬了,沈阳的天气也越来越冷。许多在沈阳的候鸟已经迁徙去了南方,那么有哪些鸟儿偏爱沈阳还“抗冻”,依然在沈阳撒欢呢?在这里我简单统计了一下,也欢迎其他网友来补充!

1. 麻雀

这个不用我说了吧。基本是我们这里数量最多的鸟,也是很多小型食肉动物的食物,现在公园里有一大群刚刚出窝的雏鸟,缺乏生活经验的它们能活到明年春天的可能不足一半,喜鹊、红隼……都会捕食麻雀,但是我想说,麻雀是城市鸟类的先驱,谢谢它们组成了食物链的基础。

2. 喜鹊

每年冬天,都会在东陵北陵等公园看到大量的喜鹊。这种鸟类的叫声并不好听,但是最讨喜。比起麻雀,喜鹊就要大多了。肚子上是白色的绒毛,翅尖羽毛发蓝。

3. 乌鸦(沈阳本地基本为小嘴乌鸦)

夏天沈阳是没有大群的乌鸦的,基本都在临近城市的郊区繁殖,乌鸦的食性和喜鹊相似,体型比喜鹊大将近两个号,在冬天乌鸦进城时和喜鹊的争端从来没有停止过,常常集结成大而松散的群体在火车站和垃圾场之间来回穿梭。

4. 红隼

这几乎是我能在公园观察到的最常见的猛禽了,俗名是“雀鹰”。经常能在夏末看见有小红隼在上空盘旋、俯冲、飞舞。网上说红隼主食啮齿目动物,可是沈阳的红隼更乐意捕食麻雀,近些年红隼确实在慢慢增加,有的红隼甚至能够适应在裸露的屋檐下驻巢繁殖。

5. 赤麻鸭

这种鸟,就是大家常说的野鸭。体长51~68厘米,比家鸭稍大,俗称野鸭。全身赤黄褐色,翅上有明显的白色翅斑和铜绿色翼镜。以各种谷物、昆虫、蛙、虾、水生植物为食。现已能适应在沈阳浑河等水域常年过冬。

6. 天鹅

天鹅是一种大型游禽,体长约1.5米,体重可超过10千克。全身羽毛白色,嘴多为黑色,上嘴部至鼻孔部为黄色。是冬候鸟,喜欢群栖在湖泊和沼泽地带,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不过在10月底左右就要南迁。能不能看到,就看运气了。

7.凤头鷿鷈

这种鸟俗称张八狗或水老鸹。是体形最大的一种鸊鷉(50厘米),外形优雅。颈修长,具显著的深色羽冠,下体近白,上体纯灰褐。繁殖期成鸟颈背栗色,颈具鬃毛状饰羽。

8. 秋沙鸭

秋沙鸭是体长、有冠的潜水鸟。肉味腥臭,故俗称废物鸭。特征是喙狭窄,具齿状喙,尖端钩状,适於捕鱼。

9. 绿头鸭

这种鸟体长47~62厘米,体重约1千克,外形大小和家鸭相似。雄鸟嘴黄绿色,脚橙黄色,头和颈辉绿色,颈部有一明显的白色领环。喜欢干净,属迁徙型鸟类。已能适应在沈阳浑河等水域常年过冬,不再迁移。

10. 栗耳短脚鵯

栗耳短脚鵯是沈阳的冬候鸟,数量不多,有的沈阳摄影爱好者只偶尔在东陵公园碰到过他们。

以上是我能想到的,并经常听别人说起的。若还有其他鸟类,欢迎补充。


在一个地区统计鸟类时,通常分为:留鸟、夏侯鸟、过境鸟、冬候鸟、迷鸟。留鸟指生活繁殖在本地,无迁移活动的鸟类;夏候鸟指在夏季迁移到本地,秋季离开的鸟类;过境鸟指在迁移期间短暂停留本地的鸟类;冬候鸟指秋冬季迁移到本地,春季迁移走的鸟类;迷鸟指在迁移过程中严重偏离迁移路线,短暂停留本地的鸟类。

在沈阳过冬的鸟类分为冬候鸟和留鸟。麻雀、喜鹊(含灰喜鹊)、乌鸦、雉鸡、山雀(大、小、银喉)、鸦雀、斑鸠等常见鸟类是留鸟,当然,沈阳留鸟种类远不止上述。常见冬候鸟:赤麻鸭、绿头鸭、普通秋沙鸭、斑鸫、白尾海雕(少见)等。在鸟岛附近的大雁、天鹅不属于冬候鸟、留鸟,是鸟岛人工繁殖的,严格意思上不属于野生鸟类。沈阳冬季观察水禽最佳位置在鸟岛附近的空气坝,观察小型鸟类最佳位置在东陵龙尾湖、北陵公园。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