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这么说吧,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耗国,几年前就已经超过了美国,但是我们自己的石油资源其实并不多,虽然说这几年发现了一些大油田,但

这么说吧,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耗国,几年前就已经超过了美国,但是我们自己的石油资源其实并不多,虽然说这几年发现了一些大油田,但是进口石油仍然是我们的主要方向,我们近些年的石油进口不断上涨,2020年已经达到5.2亿吨,我们一年的石油消耗在6.5亿吨这样。

也就是说我们自己产的内供油只是占五分之一左右,五分之四是进口的,更有意思的是,我们的石油价格是有兜底的,也就是原油每桶低于40美元,汽油价格不降,但是上涨价格封顶在130美元一桶,正常情况下我们的油价都是长得多跌的少,现在汽油基本上已经重回七元时代,现在的油价才70美元出头一桶,离130美元还有接近一倍,自己想象一下吧!

就算我们进口大量的石油,说明我们非常的缺油,说明内部产能不够用,每一年还出口成品油大约4000万吨到5000万吨之间,至于价格嘛比我们国内加的油便宜不少,让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会这样,自己的贵卖出去的确反而便宜了不少,这到底是什么道理,好像其他大多数商品都是这样的。

专家的解释说正常,到底为什么正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在国内消费的东西,其实基本上都是要交税的,也就是说我们购买的商品里面,价格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价钱其实是包含税在里面的,成品油出口跟国内加油站的关系也是这样,加油站加油里面包含有税,成品油出口只是油的成本跟加工提炼成本以及少部分利润,当然关键还是批发价格所以低。

我们每一年使用的石油大约6.5亿吨,进口居多,为什么我们还有剩余的油卖呢,因为我们的石油使用是一个意思,成品油提炼能力又是另外一个意思 ,就是说我们虽然消耗那么多石油,但是并不代表我们只能提炼那么多,我们可以多进口多提炼多储存,还有多出来的可以出口赚取一点利润外汇。

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其实商品交易出口并不是单独的,会跟很多方面有关系,说的直接一点就是便宜卖一样东西,但是要连带打包一些其他东西一起,这些东西有可能是不好卖的,需要当做连带品,所以成品油出口代表着还有其他东西的关系,不过国内成品油跟涨不跟跌,这个的确是洗不干净的事情,有一万个理由不跌,有十万个理由上涨。


换外汇给先富起来的那帮人出国移民,虽然他们在中国“挣”了不少钱,但是不躲出去,狐狸尾巴迟早要露出来的,所以移民是那些人的首选,外汇就是倒贴也要挣。


首先,要搞清楚“石油”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

如果特指原油,那么中国确实在大量进口。虽然同时也在出口,但出口的量极少,几乎可以忽略,而且只是在联合国的框架之内卖给一个很难和别人做生意的邻居。

所以,几乎可以说,中国是不出口石油的。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

2019年中国进口原油50572万吨,出口原油81万吨。出口的那点量连三艘船都装不满,正好够大连石化一家工厂吃两个星期。

如果石油制品也算“石油”,那么中国确实是在大量出口。但是我并不觉得一边进原料一遍出成品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类比一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为什么还要出口钢材?

我国是最大的石油输入国

为什么油价暴跌,我国石油企业却害怕,这与我国的石油资源先天不足密切相关。

我国对石油进口依赖率高达7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石油消耗量不断增加,预计在2025年会达到峰值。

由于我国石油资源天然秉性不足,石油蕴藏量仅占世界2%,而且开采成本在70美元每桶以上,这就造成供需矛盾特别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油价大跌,按理说应该是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但是油价大跌,却会对我国中石油、中石化的上游产业石油开采造成致命打击。

石油是一个国家的工业血脉,如果自身断血,其后果非常严重。

因此,我国对石油行业实行严格的管控措施,决不能让世界石油价格过高和过低来冲击国内经济的基础,这也是WTO规则所允许的。

我国成品油价格保护底价是每桶40美元。

也就是说,当国际原油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的时候后,国内成品油价格将不再下调。

那么进口原油低成本所形成的收益,将全部上缴国家财政,用于新能源建设,降低原油开采成本等等领域。

因此,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加剧中石油中石化上游企业的亏损是一个事实。

谈进出口石油实际是谈政治

例如朝鲜,被西方国家制裁很难进口到石油,而且需求量小,要求品质也不高,这样,远海运输成本非常高了。

而中国恰恰自产的石油品质略低,自销不了的可以少量出口满足被制裁禁运的国家需求,一举多得。

即赚到了口碑,又平衡了东亚供需,又消耗了低品质原油。


进口的是原油,出口的是汽油。中间得到了多少化工产品、养活了多少人?


比如新加坡的汽柴油其实不算出口的,算来料加工,也就是帮新加坡代加工的。东南亚缅甸也是差不多也是这个道理,国内炼油能力太差,而我国汽柴油提炼能力强,所以我们进口石油,向第三世界国家出口汽柴油


点个关注,必定大富

统计口径问题。出口原油有两个部分:

一是对朝援助,油是中石油的大庆油,款是财政部拨的,由商务部核发许可证,经丹东海关出口。每年只给52万吨左右,保证跨境管道正常运转的最低输率。

二是合资合作开发的海上油田,主要是美国康菲、英荷壳牌在干,中海油代表中国主权方。按照政策与开发合同,外资获取的那部分权益油在中国上岸也要视同进口原油管理,缴纳进口增值税。因此外方直接拿去自己的炼油系统或者国际市场消化掉,在一些口径的统计里,这块也算中国出口,所以通常有人说中国每年有若干百万吨原油出口。

至于楼上说对日出口,其实也是大庆油,不过早在恢复邦交之前就已开始,第一船是1973年5月,绝不是1978年。也没延续到那么晚,30年而已,到2003年下半年完全中止。中国自1993年转为石油净进口国,对日本以外其他国家的原油出口结束得更早。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缺资源甚于缺外汇,当时对日出口就已经是形式了,数量有限。

点个关注,必定大富


首先说本人对这事情不是很了解。但本着"事有蹊跷必有妖"的原则,猜测一下。高买低卖,很不合常理,但是想知道销售给了谁?如果是销售给了朝鲜,大家也都理解了。因为朝鲜的外汇数量很少,又不是一个产油国,经济也不行,国家属于半卖半送,这是很有可能的。按这个角度来看,巴基斯坦,柬埔寨这都有可能是被销售方。这些国家虽然离着产油国近,但是不一定有完善的炼油厂或者炼油成本非常高。国家给个成本价也是很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