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大样什么意思】“大模大样”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举止、态度或行为显得非常傲慢、自大,甚至有点不拘小节。这个词语虽然字面看起来有些夸张,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尤其在描述某些人做事张扬、不拘一格时。
一、
“大模大样”原意是指一个人的举止、姿态显得非常从容、大方,带有自信甚至骄傲的意味。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带有贬义的表达,用来形容人行为张扬、不守规矩、显得过分自大或不拘小节。
该词多用于口语和文学作品中,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具体含义会根据语境有所不同。在不同场合下,可以是褒义、中性或贬义。
二、表格形式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大模大样 |
拼音 | dà mó dà yàng |
释义 | 原指举止从容、大方;现多用于形容人行为张扬、自大、不拘小节。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状语;常用于描述人的行为或态度。 |
出处 | 《红楼梦》等古典文学作品中已有使用,现代广泛流传。 |
近义词 | 自以为是、趾高气扬、目中无人、飞扬跋扈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谨小慎微、低声下气、唯唯诺诺 |
用例 | 他一进办公室就大模大样地坐下,一点都不懂得尊重别人。 |
语气色彩 | 多为贬义,但有时也可中性或略带褒义(如形容人自信) |
使用场景 | 日常对话、文学作品、影视台词、网络语言等 |
三、注意事项
在实际使用中,“大模大样”往往带有一定的情绪色彩,容易引起听者的反感。因此,在正式场合或与人沟通时,应根据语境选择是否使用该词。若想表达类似意思,也可以考虑使用更委婉的说法,如“态度张扬”、“举止不够谦逊”等。
总之,“大模大样”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理解其含义和使用场合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汉语表达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