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之心路人皆知意思简介】“司马之心,路人皆知”是一句出自《晋书·王衍传》的成语,原意是指司马昭的野心,连路上的普通人都能看出来。后用来形容一个人的阴谋或真实意图非常明显,所有人都能察觉。
这句成语常用于讽刺那些隐藏不住自己不良动机的人,强调其行为已毫无遮掩,众目睽睽之下无法掩盖。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司马之心,路人皆知 |
出处 | 《晋书·王衍传》 |
原意 | 指司马昭的野心,连路人都能看出来 |
现代用法 | 形容人的阴谋或真实意图显而易见,无人不知 |
语法结构 | 主谓结构,强调“心”与“人”的关系 |
情感色彩 | 贬义,带有讽刺意味 |
二、历史背景
“司马之心”最早源于三国时期,司马昭是曹魏的重要权臣,后来篡夺了曹魏政权,建立了晋朝。他的野心在当时已经显露无疑,甚至连普通百姓都能察觉。因此,“司马之心,路人皆知”便成为了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讽刺他人 | 他表面上装得很正派,其实早有图谋,司马之心,路人皆知。 |
描述局势 | 这个政策明显偏向某些群体,司马之心,路人皆知。 |
历史评论 | 司马昭的篡位之路,可谓司马之心,路人皆知。 |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司马之心,路人皆知”的区别 |
众所周知 | 大家都知道 | 强调普遍性,不带贬义 |
显而易见 | 很明显 | 强调直观性,中性词 |
露骨 | 表现得很明显 | 带有负面色彩,但不如“司马之心”有历史感 |
五、总结
“司马之心,路人皆知”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文化表达,用于揭示那些企图隐藏却难以掩饰的真实意图。它提醒人们,在面对某些行为时,应保持清醒的判断力,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