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羝羊触藩的词语意思】“羝羊触藩”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易经·大壮卦》:“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原意是指公羊用角撞篱笆,进退两难。后用来比喻人陷入困境,进退维谷,无法脱身。
一、词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羝羊触藩 |
拼音 | dī yáng chù fān |
出处 | 《易经·大壮卦》 |
原义 | 公羊撞篱笆,进退不得 |
引申义 | 比喻处境艰难,进退两难 |
使用场景 | 描述人在困境中无法前进或后退的状态 |
二、成语来源
“羝羊触藩”最早见于《易经·大壮卦》中的爻辞。原文为:“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这里的“羝羊”指的是公羊,“藩”是篱笆。意思是说,一只公羊用角去撞篱笆,结果既不能退回,也不能继续前进,形容一种僵局状态。
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文学和日常语言中,用来形容人在某种情况下无法摆脱困境,处于两难之中。
三、使用示例
1. 他因债务问题陷入困境,犹如羝羊触藩,不知如何是好。
2. 这个项目进展缓慢,公司高层陷入羝羊触藩的尴尬局面。
3. 在这场谈判中,双方都进退维谷,仿佛羝羊触藩,难以突破。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进退两难、左右为难、骑虎难下 |
反义词 | 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畅通无阻 |
五、总结
“羝羊触藩”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困境中无法自拔的状态。它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矛盾与挣扎。在写作或口语中使用该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