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项令原文及翻译】《强项令》是汉代史书《后汉书》中的一篇人物传记,记载了东汉时期一位名叫董宣的官员,因其刚正不阿、不畏权贵而被百姓称为“强项令”。本文通过原文与翻译的形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人物及其事迹。
一、文章总结
《强项令》讲述的是董宣在担任洛阳令期间,因坚持原则、不惧权势而与皇室发生冲突的故事。他因拒绝向公主低头,被皇帝下令处死,但最终因百姓的请命和皇帝的怜悯得以赦免。董宣的事迹体现了古代士人坚守正义、不屈服于权贵的精神,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清官的推崇。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董宣,字少平,南阳人也。 | 董宣,字少平,是南阳人。 |
少有节操,好学,能属文。 | 他年少时就有气节,喜欢学习,能写文章。 |
不为五斗米折腰,遂去官。 | 因不愿为五斗米而低头,于是辞去官职。 |
后为洛阳令,正身率下,不避权贵。 | 后来担任洛阳令,以身作则,不回避权贵。 |
公主奴使,犯法当死。 | 公主的家奴犯了法,应当处死。 |
宣收而杀之。 | 董宣将其逮捕并处死。 |
公主怒,言于帝。 | 公主生气,向皇帝告状。 |
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 | 皇帝非常生气,召见董宣,想用鞭子打死他。 |
宣曰:“臣闻天子不与白衣争。” | 董宣说:“我听说天子不应与平民争执。” |
“今陛下以皇后之亲,杀一县令,其何以示天下?” | “如今陛下因为皇后亲属的原因,杀了县令,怎么向天下人展示您的公正呢?” |
帝默然。 | 皇帝沉默不语。 |
乃赐钱二十万,复其官。 | 于是赏赐他二十万钱,恢复他的官职。 |
宣既还,遂闭门不复出。 | 董宣回来后,便闭门不出。 |
每朝会,常称病不至。 | 每次朝会,常常称病不去。 |
时人谓之“强项令”。 | 当时的人称他为“强项令”。 |
三、总结
《强项令》通过董宣的言行,展现了古代士大夫的高尚品格和坚定信念。他不为权势所动,敢于依法办事,即使面对皇权也不退缩,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同时,这篇短文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清廉、正直官员的尊重与推崇。
通过原文与翻译的对照,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董宣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在历史中的地位。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并从中获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