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飧泻名词解释

2025-09-27 04:03:20

问题描述:

飧泻名词解释,有没有人能看懂这个?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7 04:03:20

飧泻名词解释】2. 原文“飧泻名词解释”

(以下为根据该标题生成的原创内容)

飧泻名词解释

“飧泻”是中医术语,常用于描述一种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在古代医学文献中,“飧”意为食物未消化、混杂不化;“泻”则指排泄频繁、稀薄如水。因此,“飧泻”一词多用来形容因脾胃功能失调导致的食物不化、大便稀溏、次数增多的症状。

以下是关于“飧泻”的详细解释和相关知识点总结:

一、定义与含义

项目 内容
中文名称 飧泻
英文名称 Undigested Diarrhea / Food-Related Diarrhea
含义 因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湿邪内蕴等原因,导致食物不能正常消化吸收,出现大便稀溏、夹杂未消化食物、排便次数增多等症状。

二、病因病机

病因 病机
脾胃虚弱 脾失健运,运化无力,食物停滞于肠胃,难以消化
饮食不节 过食生冷、油腻或不洁食物,损伤脾胃
外感湿邪 湿邪困脾,影响脾胃运化功能
情志失调 忧思伤脾,气机不畅,影响消化吸收

三、临床表现

症状 描述
腹泻 大便次数增多,质地稀薄,常呈水样或夹杂未消化食物
腹胀 腹部胀满不适,嗳气、反酸
食欲减退 食欲下降,进食后腹胀加重
乏力 脾胃虚弱导致全身乏力、精神不振

四、辨证分型

类型 特点
脾虚湿盛型 腹泻清稀、夹未消化食物,舌苔白腻,脉濡缓
肝郁脾虚型 腹泻伴有情绪波动,胁肋胀痛,脉弦
肾阳虚型 清晨腹泻,腰膝冷痛,舌淡苔白,脉沉迟

五、治疗原则

类型 治疗原则 常用方剂
脾虚湿盛 健脾化湿 参苓白术散
肝郁脾虚 疏肝健脾 逍遥散合香砂六君子汤
肾阳虚 温补肾阳 附子理中丸

六、调护建议

建议 内容
饮食调理 避免生冷油腻,多吃易消化食物,如小米粥、山药等
生活习惯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情绪管理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思过度
适度运动 如散步、八段锦等,有助于脾胃运化

七、现代医学对应概念

在现代医学中,“飧泻”可对应于以下几种疾病:

- 功能性消化不良

- 慢性肠炎

- 肠易激综合征(IBS)

- 营养不良引起的腹泻

总结

“飧泻”是中医对以腹泻为主症的一种病症的描述,主要由于脾胃功能失调所致。其病因复杂,涉及饮食、情志、外感等多个方面,治疗需结合辨证施治。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卫生、调节情绪、增强体质,以预防和缓解此症的发生。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方剂或食疗方法,可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