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磬竹难书的意思】“磬竹难书”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事情非常多,即使把所有的竹简都用完了也写不完。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罪行、功绩或事件极其繁多,无法一一列举。
该成语源自古代的书写方式。在古代,人们常用竹片(称为“竹简”)来记录文字,而“磬”是一种打击乐器,形状类似石块,古人有时会将竹简挂在磬上以方便携带和使用。因此,“磬竹”可以理解为装满竹简的磬,而“难书”则表示难以全部写下来。合起来,“磬竹难书”便形象地表达了内容之多,难以穷尽。
“磬竹难书”原意是说竹简太多,连磬都装不下,后引申为形容事情非常多,无法全部记载或列举。它常用于描述罪行、事迹、成就等数量庞大、难以穷尽的情况。这一成语强调的是“多”与“无法穷尽”,具有强烈的夸张意味。
表格说明:
词语 | 磬竹难书 |
拼音 | qìng zhú nán shū |
出处 | 古代文献中未见明确出处,现代多用于形容事物繁多 |
含义 | 形容事情非常多,无法全部记载或列举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尤其在描述罪行、功绩时使用 |
近义词 | 数不胜数、不计其数、罄竹难书(注意:与“罄竹难书”有细微差别) |
反义词 | 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微不足道 |
示例 | 他一生所作所为,磬竹难书,令人叹服。 |
通过以上总结和表格形式,我们可以清晰了解“磬竹难书”这一成语的含义、用法及相关表达,帮助我们在实际写作或阅读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