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闭口立的立是什么意思】“忽然闭口立”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一句诗:“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忽然闭口立,如听无弦琴。”这句诗中的“立”字看似简单,但其含义却值得深入探讨。
在古诗词中,“立”字有多种含义,如站立、树立、立即、立刻等。而在这句诗中,“忽然闭口立”的“立”,应理解为“站住”或“停下”。诗人通过这一动作描写,表现出一种突然的静止状态,仿佛时间凝固,让人感受到琵琶声后的余韵与情感的沉淀。
一、总结
词语 | 含义 | 在句中的解释 | 诗句出处 |
忽然 | 突然地 | 表示动作发生得迅速 | “忽然闭口立” |
闭口 | 不说话 | 指琵琶声停止 | “忽然闭口立” |
立 | 站住、停下 | 表示动作的终止 | “忽然闭口立” |
二、详细解析
“忽然闭口立”整体意思是:琵琶声突然停止,演奏者站在那里,仿佛被音乐所震撼,一时无法言语。这里的“立”并非指“站立”本身,而是强调一种动作的戛然而止,以及情绪的瞬间凝滞。
这种描写手法在古诗中非常常见,用以表现人物的情感变化或环境的突变。“立”在这里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前文音乐的回应,也为后文的情感铺垫埋下伏笔。
三、文化背景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诗人与一位琵琶女的相遇与对话。诗中通过对琵琶女身世的描述,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感慨。其中“忽然闭口立”正是这种情感高潮的一部分,体现了诗人对艺术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四、结语
“忽然闭口立”的“立”,虽然字面简单,但在诗歌语境中却承载了丰富的意义。它不仅是一个动作的描写,更是情感的停顿与升华。通过这一细节,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白居易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