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如敝屣成语是什么意思】“弃如敝屣”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物非常轻视、抛弃,就像扔掉破鞋一样毫不在意。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于表达对某些事物的不屑一顾或彻底放弃的态度。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弃如敝屣 |
拼音 | qì rú bì xǐ |
出处 | 《孟子·尽心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大夫。”后引申为“弃如敝屣”。 |
释义 | 把某人或某物当作破鞋一样丢弃,表示极端轻视和抛弃的态度。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极度厌恶或放弃。 |
近义词 | 置之不理、视如粪土、弃若敝履 |
反义词 | 珍视如宝、爱不释手、倍加珍惜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子 |
对无用之人 | 他对那些只会拍马屁的人,一向弃如敝屣。 |
对无用之物 | 她把旧衣服全部扔掉,弃如敝屣。 |
表达态度 | 他对待金钱的态度,可谓弃如敝屣,从不看重。 |
三、成语背后的文化意义
“敝屣”原指破旧的鞋子,古人认为鞋子是日常用品,一旦破旧便不再使用,因此“弃如敝屣”形象地表达了对某种事物的彻底放弃。这一成语也反映了中国文化中重视实用、讲究轻重缓急的思想观念。
四、总结
“弃如敝屣”是一个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成语,常用于表达对某人或某物的极端轻视与抛弃。它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常见,在日常交流中也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理解并恰当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