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以怪之矣原文欣赏】一、
“固以怪之矣”出自《史记·陈涉世家》,是司马迁在描写陈胜、吴广起义过程时所用的一句古文。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他)本来就觉得奇怪了。”它出现在陈胜、吴广在戍边途中遇到大雨,无法按期到达目的地,而按照秦朝法律,误期当斩的情况下,他们决定铤而走险,发动起义之前。
这句话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天灾人祸的无奈与对命运的怀疑,也体现了陈胜、吴广在关键时刻的决断力和对现实的不满。通过“固以怪之矣”,司马迁不仅刻画了人物的心理变化,也为后文的起义埋下了伏笔。
二、原文欣赏与解析
项目 | 内容 |
原文出处 | 《史记·陈涉世家》 |
原文句子 |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有功,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
句子释义 | “(士兵们)在鱼肚子里发现了写有‘陈胜王’的帛书,大家都觉得奇怪。” |
文化背景 | 秦末社会动荡,人民对暴政不满,陈胜、吴广借机发动起义,成为农民战争的开端。 |
语言风格 | 简洁凝练,富有叙事性,带有历史厚重感。 |
表达作用 | 通过“固以怪之矣”表现出人们对神秘事件的好奇与疑惑,为后续的起义行动营造出一种神秘氛围。 |
三、结语
“固以怪之矣”虽只是一句简单的叙述,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意义与文学价值。它不仅是《史记》中一个典型的细节描写,更是一个时代背景下人物心理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一句的欣赏与分析,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司马迁高超的叙事技巧,也能更深入地理解秦末社会的动荡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