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操歌词大意】《幽兰操》是中国古代一首著名的琴曲,相传为孔子所作,后被改编为诗词形式。其内容借兰花之高洁、孤傲,抒发作者对理想、志向的追求,以及在乱世中坚守节操的坚定信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文学和艺术价值。
一、
《幽兰操》以“幽兰”象征君子的品德与操守,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不改初心、坚持理想的高尚情操。诗中通过描绘幽兰生长于深山、不为世俗所动的特性,隐喻了作者虽身处困顿,仍不随波逐流、保持独立人格的精神境界。
全诗共四段,每段四句,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整体风格清雅脱俗,体现出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
二、歌词大意对照表
原文 | 大意解释 |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 兰花香气浓郁,芬芳远播 |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 即使不采摘佩戴,兰的芬芳依然存在 |
今天子之君,贤人是藏 | 当今君主重视贤才,贤者应被珍视 |
美哉游兮,于兰之芳 | 美妙的时光啊,就在兰的芬芳中 |
采兰之英,可以疗饥 | 采摘兰的花朵,可以充饥解渴 |
君子之德,如兰之馨 | 君子的品德,如同兰的清香 |
时不可遇,空山自吟 | 时机难以遇到,只能独自吟咏 |
惟我与尔,同怀此心 | 只有我和你,心中有着同样的情怀 |
三、结语
《幽兰操》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鼓励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定,追求高尚的道德修养。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幽兰操》都以其深刻的内涵和优雅的表达,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