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出处】一、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是一句出自《后汉书·冯异传》的古语,原意是说虽然早晨(东隅)已经过去,但傍晚(桑榆)仍有机会。这句话常用来鼓励人们不要因过去的失误或失败而气馁,应积极面对未来,努力弥补。
在现代语境中,这句古语被广泛用于激励人心,强调无论何时开始努力都不算晚,只要坚持不懈,仍有希望实现目标。它不仅适用于个人成长,也适用于事业、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
二、出处与释义对照表
成语 | 出处 | 原文 | 释义 | 现代意义 |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 《后汉书·冯异传》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意为在一处失败了,可以在另一处得到补偿。 | 不要因过去的失败而沮丧,未来仍有希望和机会。 |
东隅 | 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象征早晨或早期阶段 | —— | 代表时间的初期或早年 | 人生中的早期阶段或初始尝试 |
桑榆 | 西方,太阳落下的地方,象征傍晚或后期阶段 | —— | 代表时间的晚期或后期 | 人生的后期阶段或最后的机会 |
已逝 | 已经过去 | —— | 表示时间或机会已经失去 | 过去的错误、失败或时机 |
非晚 | 并不晚 | —— | 表示还有时间去努力 | 即使现在开始也不算迟 |
三、结语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更是一种人生智慧的体现。它提醒我们:人生没有绝对的终点,只要心怀希望,努力前行,总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收获属于自己的成果。无论你身处何地,面对何种困境,都请记住——桑榆非晚,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