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危济困的意思和造句】“扶危济困”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或处于危难时,主动给予帮助和支持。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精神。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扶危 | 在他人陷入困境时给予援助 |
济困 | 帮助那些生活困难、处境艰难的人 |
整体含义:指在别人遭遇危难或生活困难时,主动伸出援手,给予帮助。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出自《三国志·魏书·王朗传》:“扶危救急,仁之政也。”
- 用法:多用于褒义语境,强调对他人的关怀与支持。
- 近义词:雪中送炭、扶老携幼、助人为乐
- 反义词:袖手旁观、漠不关心、冷眼旁观
三、常见造句示例
句子 | 说明 |
他经常扶危济困,是村里人眼中真正的热心人。 | 表达对某人乐于助人的赞美。 |
在灾难发生后,政府组织人员扶危济困,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 | 描述社会力量在危难时刻的援助行为。 |
这位企业家多年来一直扶危济困,资助了许多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 强调个人或企业对弱势群体的支持。 |
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 | 突出文化价值与道德观念。 |
四、总结
“扶危济困”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它倡导人们在面对他人困难时,能够主动伸出援手,体现出社会的温暖与人性的光辉。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应该秉持这种精神,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互助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