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杨慎简介】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学者和政治家。他是“三才子”之一,与李东阳、王廷相并称,被誉为“天下文章之冠”。杨慎一生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但在仕途上却屡遭挫折,最终因直言进谏而被贬云南,度过了漫长的流放生涯。
杨慎的文学成就极高,尤其在诗词、散文、词曲方面有深厚造诣,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他编纂的《全蜀艺文志》是研究四川古代文化的重要文献。此外,他还著有《丹铅杂录》《艺林伐山》等大量学术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尽管身处逆境,杨慎始终不改其志,坚持学问与操守,成为后人敬仰的典范。他的经历也反映了明代士大夫在政治与理想之间的挣扎与坚守。
杨慎简介总结表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杨慎 |
字 | 用修 |
号 | 升庵 |
出生年份 | 1488年 |
去世年份 | 1559年 |
籍贯 | 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 |
身份 | 文学家、史学家、学者、政治家 |
主要成就 | 诗词、散文、词曲创作;编纂《全蜀艺文志》 |
代表作品 | 《丹铅杂录》《艺林伐山》 |
人生经历 | 仕途坎坷,因直言被贬云南,终老于滇 |
思想特点 | 坚持学问与操守,注重道德修养 |
历史评价 | 明代文坛巨匠,后世敬仰的学者 |
杨慎的一生虽充满波折,但他以卓越的才华和坚定的信念,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精神与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