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撼树什么意思】“蚍蜉撼树”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原意是说蚂蚁(蚍蜉)想要摇动大树,比喻力量微小却妄图动摇强大的事物,形容不自量力、难以成功的行为。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蚍蜉撼树 |
拼音 | pí fú hàn shù |
出处 | 《庄子·逍遥游》 |
原意 | 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力量微弱却企图改变强大事物 |
现代用法 | 形容人不自量力,试图做不可能的事 |
近义词 | 以卵击石、螳臂当车 |
反义词 | 力挽狂澜、扭转乾坤 |
二、成语故事与背景
在《庄子·逍遥游》中,庄子用大鹏和学鸠的对比来说明事物的大小、能力不同,不能盲目比较。其中提到“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意思是:小虫和小鸟嘲笑大鹏飞得太高,认为它没有必要飞那么远。后来人们将这种“小人物挑战大目标”的行为引申为“蚍蜉撼树”。
三、使用场景与例句
场景 | 例句 |
批评他人不自量力 | 他想凭一己之力改变整个公司制度,简直是蚍蜉撼树。 |
描述努力无果 | 尽管他努力尝试,但终究还是蚍蜉撼树,无法改变现状。 |
教育孩子认识现实 | 家长告诫孩子不要好高骛远,否则就是蚍蜉撼树。 |
四、总结
“蚍蜉撼树”这个成语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常用来劝诫人们要认清自身实力,不要盲目挑战不可企及的目标。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也是一种人生智慧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评估自己的能力和环境,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失败与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