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愤填膺是什么意思】“义愤填膺”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因正义感被激发而感到非常愤怒的情绪状态。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对不公正、不道德行为的强烈不满和谴责。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义愤 | 因正义而产生的愤怒情绪 |
填膺 | 胸中充满,形容情绪激动 |
整体意思是:因正义受到侵害或看到不公之事,内心充满愤怒,情绪激昂。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义愤填膺,不敢言。”
-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表达对不公事件的强烈反应。
- 例句:
- 看到这种不公平的现象,他义愤填膺,决定站出来发声。
- 面对腐败现象,群众义愤填膺,纷纷举报。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气愤难平、怒火中烧、义正辞严 |
反义词 | 心平气和、无动于衷、漠不关心 |
四、使用场景
场景 | 描述 |
新闻报道 | 描述公众对社会事件的反应 |
文学作品 | 表达人物内心的正义感和愤怒 |
日常交流 | 表达对某些行为的不满和谴责 |
五、总结
“义愤填膺”是一个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成语,强调因正义感而引发的愤怒情绪。它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社会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在日常生活中,恰当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结语:了解并正确使用“义愤填膺”,有助于我们在表达观点时更加准确和有力,同时也提醒我们关注社会正义,保持良知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