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025-09-19 00:17:08

问题描述: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卡了三天了,求给个解决办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9 00:17:08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出自贾谊《过秦论》,是古代政治思想中极具代表性的观点之一。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统治者不施行仁政和义举,那么在国家强盛时可以以武力扩张,但在衰弱时却无法维持政权,攻守形势会发生根本变化。

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治国理政的核心逻辑:国家的兴衰不仅取决于军事力量,更依赖于道德与民心。以下是对该句的总结与分析:

一、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强调的是“仁义”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贾谊通过回顾秦朝由盛转衰的过程,指出秦始皇虽凭借强大的武力统一六国,但因缺乏仁政,导致百姓怨声载道,最终秦朝迅速崩溃。这种“攻守之势”的转变,正是由于失去了民心与道德基础。

由此可见,一个国家若只靠武力维持统治,难以长久;唯有施行仁义,才能赢得民心,稳固根基。

二、关键点分析(表格)

项目 内容说明
出处 贾谊《过秦论》
原文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含义 若不施行仁政和义举,国家强盛时可攻,衰弱时则难守,形势发生逆转。
历史背景 秦朝统一后,虽武力强大,但未实施仁政,最终被推翻。
核心思想 治国需以仁义为本,民心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
现实意义 提醒统治者重视道德建设,避免仅靠权术和武力维系政权。
对比分析 攻势时可用武力,守势时则需依靠民心与制度,两者不可偏废。

三、延伸思考

“仁义不施”并非单纯指道德层面的善行,更包括对百姓的关爱、对社会公平的维护以及对法律制度的公正执行。一个国家若忽视这些基本要素,即使暂时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也无法长久维持其统治地位。

从历史角度看,许多王朝的兴衰都印证了这一点。如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注重民生,才得以延续数百年;而隋炀帝虽有雄心壮志,却因暴政引发民变,最终导致亡国。

因此,“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更是对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启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以人为本、以德服人始终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

结语: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提醒我们,真正的强国之道在于人心向背,而非单纯的武力强弱。只有施行仁政,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稳定与繁荣。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