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洞庭上张丞相】《临洞庭上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诗,原题为《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这首诗以洞庭湖的壮阔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全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展现了盛唐时期文人特有的胸襟与抱负。
一、诗歌
《临洞庭上张丞相》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作,通过描写洞庭湖的辽阔景象,引出诗人对政治前途的思考和对贤才的渴望。诗中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现实政治的隐喻,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
全诗如下:
>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二、内容解析
诗句 | 解析 |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描写八月洞庭湖水位高涨,水面广阔,仿佛与天空相连,呈现出一种空灵而浩瀚的景象。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洞庭湖的水汽弥漫,仿佛能蒸腾起云梦泽的雾气;湖水波涛汹涌,似乎能撼动岳阳城。这两句突出湖水的气势和力量。 |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 表达了诗人想要有所作为却苦于没有机会,闲居在家感到羞愧。这里暗含对仕途不顺的感慨。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诗人看到别人在湖边垂钓,心中羡慕,但自己却只能空有愿望,无法实现理想。 |
三、诗歌主题与情感
本诗通过描绘洞庭湖的壮丽景色,表达诗人对国家兴亡的关切,以及渴望被重用、施展才华的迫切心情。诗中“欲济无舟楫”一句,既是对自身处境的感叹,也反映了当时士人普遍存在的无奈与期望。
四、艺术特色
1. 意境开阔:通过对洞庭湖的生动描写,营造出一种宏大、壮美的氛围。
2. 情景交融: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使读者既能感受到湖景之美,也能体会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3. 语言凝练:全诗语言简洁有力,没有多余的修饰,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风格。
五、结语
《临洞庭上张丞相》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更是一首蕴含深意的政治抒情诗。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也反映了盛唐时期士人的精神风貌。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唐代山水诗中的经典之作。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临洞庭上张丞相(原题: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
作者 | 孟浩然 |
朝代 | 唐代 |
体裁 | 五言律诗 |
主题 | 抒发怀才不遇之感,表达对仕途的渴望 |
艺术特色 | 意境开阔、情景交融、语言凝练 |
思想感情 | 对国家的关心、对理想的追求、对现实的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