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春寒料峭历史典故

2025-09-21 02:04:55

问题描述:

春寒料峭历史典故,急到跺脚,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1 02:04:55

春寒料峭历史典故】“春寒料峭”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形容早春时节天气仍寒冷,略带寒意。这个成语不仅用于描述自然气候,也常被用来比喻某种环境或氛围的冷清、压抑,甚至带有隐喻政治或社会局势的意味。本文将从成语来源、历史典故、文化意义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相关内容。

一、成语释义

春寒料峭:原指初春时节天气依然寒冷,后引申为事物刚起步时的艰难与不安定。在文学和日常用语中,也可表示一种心理上的紧张或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二、历史典故

1. 唐代诗人李贺《三月》诗

李贺在《三月》中有句:“春寒料峭花枝瘦,风压重楼酒气浓。”此句描绘了早春时节的寒冷与花木的凋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2. 宋代文人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在词中写道:“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虽未直接使用“春寒料峭”,但其描写早春景象的细腻,与该成语意境相通。

3. 明清小说中的运用

在《红楼梦》等明清小说中,“春寒料峭”常被用来渲染情节氛围,如贾府衰落初期的冷清与萧条,体现人物命运的起伏与时代变迁。

三、文化意义与现代应用

- 文学表达:用于描写早春景色,营造诗意氛围。

- 心理象征:可比喻人心境的低落、情绪的压抑。

- 政治隐喻:在某些历史背景下,也可暗示政局动荡、社会不安。

四、总结与对比

项目 内容
成语含义 形容早春天气寒冷,引申为环境或心境的不安定
出处 唐代李贺《三月》,宋代苏轼词作等
文学用途 描写春景、渲染氛围、表达情感
现代应用 用于文学创作、影视作品、日常表达
文化象征 寒冷、孤寂、不安、转折点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春寒料峭”不仅是一个描写自然现象的成语,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它在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的意义,成为人们表达情感与思考的重要工具。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 【春寒料峭历史典故】“春寒料峭”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形容早春时节天气仍寒冷,略带寒意。这个成语不仅用于描...浏览全文>>
  • 【但字有两个多音字组词】在汉语中,有些汉字具有多个读音,这些字被称为“多音字”。其中,“但”是一个常见...浏览全文>>
  • 【鲍鱼15头指的是】“鲍鱼15头”是海鲜市场中常见的一个术语,尤其在购买和销售鲍鱼时经常被提及。它主要用来...浏览全文>>
  • 【鲍逸琳怎么不演戏了】近年来,不少观众对演员鲍逸琳的动向感到好奇,尤其是她为何不再活跃于影视作品中。作...浏览全文>>
  • 【鲍先志妻子简介】鲍先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位重要将领,曾在革命战争年代立下赫赫战功。他的妻子在家庭生...浏览全文>>
  • 【但字的多音字组词】“但”是一个常见的汉字,但在不同的语境中,它的读音和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虽然“但”...浏览全文>>
  • 【鲍文人物形象分析】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推动情节发展、表达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鲍文作为某部作...浏览全文>>
  • 【但这个牌子没怎么用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个牌子没怎么用过”这样的评价。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浏览全文>>
  • 【但怎么组词】“但”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虚词,常用于句子中表示转折、让步或对比。在实际使用中,“但”可以与...浏览全文>>
  • 【鲍威尔伤势恢复时间】美国前总统乔治·W·布什的国家安全顾问康多莉扎·赖斯曾在2005年提到,时任美国国务卿...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