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原文】《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峨眉山的月色与旅途中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虽然篇幅短小,但意境深远,是李白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一、原文内容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二、
《峨眉山月歌》通过描写诗人夜晚乘舟而行时所见的月色与江水,勾勒出一幅静谧而优美的山水画卷。诗中“峨眉山月”作为核心意象,不仅点明了地点,也营造出一种孤寂与思念的氛围。诗人从清溪出发,一路向三峡前行,途中望月思人,流露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怀念。
三、表格对比分析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李白(唐代) |
体裁 | 五言绝句 |
创作背景 | 诗人离开家乡,沿江而行,途中触景生情 |
核心意象 | 峨眉山月、江水、清溪、三峡、渝州 |
情感基调 | 孤寂、思念、自然之美 |
语言风格 | 简洁明快,意境深远 |
艺术特色 |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画面感强 |
诗中地点 |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故乡与友人的思念之情 |
四、赏析要点
- “峨眉山月半轮秋”:描绘出秋天的峨眉山,月色半悬于天,营造出清冷的意境。
- “影入平羌江水流”:月影倒映在江水中,随波荡漾,表现出自然的灵动。
- “夜发清溪向三峡”:诗人深夜启程,前往三峡,展现出旅途的遥远与孤独。
- “思君不见下渝州”: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却因距离无法相见,情感真挚动人。
五、结语
《峨眉山月歌》虽短,却蕴含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意境。它不仅是李白诗歌艺术的体现,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借景抒情的典范之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诗人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深沉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