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两袖清风典故内容

2025-09-29 18:56:05

问题描述:

两袖清风典故内容,有没有人理理小透明?急需求助!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9 18:56:05

两袖清风典故内容】“两袖清风”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官员清廉正直、不贪图钱财。这个典故不仅体现了古代士人对廉洁自律的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清官的推崇。以下是对“两袖清风”典故内容的总结与分析。

一、典故来源

“两袖清风”最早出自明代画家、文学家于谦的诗作《石灰吟》。诗中写道: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虽然这首诗并非直接提及“两袖清风”,但其表达的清白、正直的精神,与“两袖清风”的含义高度契合。

而“两袖清风”这一说法,更早可追溯到元代文人张可久的散曲中。他在作品中提到:“两袖清风,一肩明月。”这形象地描绘了官员清贫却高洁的形象。

二、典故内涵

“两袖清风”字面意思是“衣袖中没有一丝钱财”,引申为:

- 官员清廉自守,不谋私利;

- 生活简朴,不追求奢华;

- 品德高尚,为人正直。

这个成语不仅用于描述个人的道德品质,也常用来赞美那些在位期间不贪不占、一心为民的好官。

三、历史人物与“两袖清风”

历史上有许多以“两袖清风”著称的官员,例如:

人物 朝代 背景介绍 与“两袖清风”的关系
于谦 明代 抗战名将,清廉自守 其诗作体现清白精神,后世常用“两袖清风”形容其品格
包拯 宋代 清官代表 民间传说中他为官清正,不取百姓一文钱
海瑞 明代 以刚正不阿闻名 一生清贫,被尊称为“海青天”,象征“两袖清风”

四、现代意义

在当代,“两袖清风”不仅是对官员的道德要求,也逐渐成为一种社会价值观念。它强调:

- 廉洁自律的重要性;

- 对权力的敬畏;

- 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无论是在政府机构还是企业单位,“两袖清风”都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职业操守和人生信念。

五、总结

项目 内容
典故来源 出自明代于谦诗作及元代文人作品
含义 形容清廉正直、不贪图钱财的品格
历史人物 于谦、包拯、海瑞等清官代表
现代意义 强调廉洁自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

“两袖清风”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提醒我们:做人要有底线,做官要有操守,唯有清白,方能立身。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