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鼻音是哪些音节后鼻音简单介绍】在汉语拼音中,根据韵母的结构可以分为前鼻音和后鼻音。后鼻音是指由“ng”结尾的韵母,发音时舌根抵住软腭,气流从鼻腔通过。这类韵母在普通话中虽然数量不多,但在实际语言使用中非常重要。
下面是对后鼻音的简要总结,并附上相关音节表格,便于学习和查阅。
一、后鼻音的定义
后鼻音是指以“ng”为韵尾的韵母,发音时舌根靠近软腭,形成鼻音效果。这类韵母在普通话中共有五个:ang、eng、ing、ong、iang、ueng、iong(其中“ueng”和“iong”较少见)。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ing”和“ong”也属于后鼻音,但它们在发音方式上略有不同,需特别注意。
二、后鼻音音节列表(按拼音顺序)
韵母 | 举例字词 | 说明 |
ang | 红、光、江 | 舌尖抵下齿,舌面抬高接近硬腭,气流从鼻腔通过 |
eng | 灯、风、红 | 舌根抵软腭,气流从鼻腔通过,发音较短促 |
ing | 清、听、行 | 舌尖抵下齿,舌面抬高,气流从鼻腔通过,发音清晰 |
ong | 冷、空、松 | 舌根抵软腭,气流从鼻腔通过,发音略带圆唇 |
iang | 江、香、强 | “i”+“ang”,整体为后鼻音,发音时先发“i”再转“ang” |
ueng | 风、瓮、梦(注:实际使用中较少) | “u”+“eng”,发音较为特殊,常见于口语中 |
iong | 空、穷、雄(注:实际发音为“iong”,常简化为“iong”) | “i”+“ong”,发音类似“iong”,常见于某些方言或特定词汇 |
三、后鼻音与前鼻音的区别
特征 | 后鼻音 | 前鼻音 |
韵尾 | ng | n |
发音部位 | 舌根抵软腭 | 舌尖抵上齿龈 |
发音方式 | 鼻腔共鸣 | 鼻腔共鸣 |
例子 | 光、灯、清 | 班、安、天 |
四、小结
后鼻音是普通话中重要的发音类型之一,掌握其发音方法有助于提高普通话的准确性。虽然后鼻音的数量不多,但它们在日常交流中使用频率较高,尤其是一些常用字如“光、灯、清、空”等都属于后鼻音音节。
通过以上表格和说明,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后鼻音的构成及其发音特点,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普通话的发音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