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出处】一、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下》。原文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内心的触动和意志的磨炼,使人增强原本不具备的能力。这是孟子在论述个人成长与修养时提出的重要观点,强调了逆境中锻炼意志、提升能力的重要性。
此句常被用来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通过不断磨练自己,最终达到更高的成就。它不仅是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体现,也对现代人的心理建设和个人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二、出处及释义对照表
原文句子 | 出处 | 作者 | 释义 |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孟子·告子下》 | 孟子 | 通过内心的触动和意志的磨练,增强其原本不具备的能力。 |
动心忍性 | —— | —— | 指内心受到触动,意志上经受忍耐与考验。 |
曾益其所不能 | —— | —— | “曾”通“增”,意为增加、增强;“所不能”指原本不具备的能力。 |
三、背景补充
《孟子·告子下》是《孟子》一书中的篇章之一,主要探讨人性、道德修养以及治国之道。孟子在此篇中提出了许多关于个人修养的观点,其中“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其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孟子认为,人只有在经历艰难困苦之后,才能真正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能力。这种思想不仅适用于个人成长,也适用于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因此,这句话在后世被广泛引用,成为激励人心、倡导奋斗精神的经典语句。
四、结语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不仅是古代哲人对人生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现代人在面对挑战时值得借鉴的智慧。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成长往往始于内心的挣扎与坚持,而每一次的磨砺,都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