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小儿垂钓全诗】《小儿垂钓》是唐代诗人胡令能创作的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小诗,语言朴实自然,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天真可爱、专注垂钓的小孩形象。这首诗虽短,却意境深远,展现了童真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一、诗歌
《小儿垂钓》全诗如下:
> 蓬头稚子学垂纶,
> 侧坐莓苔草映身。
> 路人借问遥招手,
> 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习钓鱼的情景。他坐在长满青苔的草地上,专心致志地等待鱼儿上钩。当有路人向他问路时,他只是远远地挥手示意,生怕惊动了水中的鱼,不敢大声回答。
二、诗歌解析表
诗句 | 解析 |
蓬头稚子学垂纶 | 描写一个头发凌乱的小孩子在学习钓鱼,表现出他的天真与专注。 |
侧坐莓苔草映身 | 小孩子坐在长满青苔的草地上,周围环境自然,衬托出他的纯朴和宁静。 |
路人借问遥招手 | 当有路人向他问路时,他只是远远地挥手,不直接回应。 |
怕得鱼惊不应人 | 因为怕惊动鱼儿,所以不敢大声说话,体现了孩子的细心和专注。 |
三、艺术特色总结
1. 语言简练:全诗仅20字,却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
2. 细节刻画:通过“蓬头”、“侧坐”、“遥招手”等细节,展现出小孩的天真与专注。
3. 情景交融:诗中自然景物与人物行为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和谐的氛围。
4. 寓意深刻:表面上写孩童钓鱼,实则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专注态度。
四、结语
《小儿垂钓》虽是一首小诗,但其意境深远,语言质朴,充分展现了唐代诗歌中“以小见大”的艺术特点。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儿童生活图景,也寄托了诗人对纯真童心的赞美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