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十大水库排名】三门峡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黄河中游,是黄河的重要水利枢纽之一。该地区不仅自然风光秀美,还拥有众多水库资源,为当地的农业灌溉、防洪减灾、发电和生态调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是根据水库规模、功能及影响力综合评定的“三门峡十大水库排名”。
一、
在三门峡地区,水库不仅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设施,也是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键支撑。从大型综合型水库到中小型蓄水工程,各类水库在不同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次排名主要依据水库的库容、建设时间、功能多样性以及对周边地区的贡献度进行综合评估。排名结果仅供参考,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三门峡地区的主要水库分布及其作用。
二、三门峡十大水库排名(按综合影响力排序)
排名 | 水库名称 | 库容(亿立方米) | 建设时间 | 主要功能 |
1 | 三门峡水库 | 约360 | 1957年 | 发电、防洪、灌溉、供水 |
2 | 小浪底水库 | 约126.5 | 1999年 | 防洪、发电、减淤、供水 |
3 | 陆浑水库 | 约13.3 | 1970年 | 灌溉、防洪、发电 |
4 | 白龟山水库 | 约11.6 | 1982年 | 供水、灌溉、防洪 |
5 | 石漫滩水库 | 约5.8 | 1952年 | 防洪、灌溉、发电 |
6 | 青龙寺水库 | 约4.5 | 1970年 | 灌溉、养殖 |
7 | 大营水库 | 约3.2 | 1958年 | 灌溉、防洪 |
8 | 花园水库 | 约2.8 | 1960年 | 灌溉、防洪 |
9 | 黑石关水库 | 约2.5 | 1975年 | 防洪、灌溉 |
10 | 朱阳关水库 | 约1.8 | 1965年 | 灌溉、养殖 |
三、结语
三门峡地区的水库体系在保障区域水资源安全、促进农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水库作为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更是承担了国家层面的防洪与发电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水库也在不断优化管理和提升功能,为三门峡乃至整个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