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的故事和寓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一则广为流传的寓言故事,出自《战国策·吴策》。这则故事通过自然界中动物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深刻的道理,提醒人们要居安思危、长远考虑。
一、故事
春秋时期,吴王想要出兵攻打楚国。大臣们纷纷劝阻,但吴王态度坚决,甚至下令:“谁再敢劝我出兵,我就杀他!”于是,一位名叫少孺子的大臣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
他每天拿着弹弓在花园里走来走去,好像在玩耍一样。吴王看到后问他:“你在干什么?”少孺子回答:“我在玩弹鸟。”吴王问:“你弹的是什么鸟?”他说:“我弹的是蝉。”吴王又问:“那你弹蝉做什么?”他说:“我想弹它的叫声。”吴王觉得好笑,说:“你真无聊。”
少孺子接着说:“蝉在树上鸣叫,却不知道自己的背后有螳螂;螳螂为了捕蝉,却不顾自己身后的黄雀;黄雀只顾着吃螳螂,却没注意到我的弹弓。所以,如果我现在一弹,黄雀就死了。”吴王听后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就像那只黄雀,可能也会被别人所害,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二、故事寓意总结
这个故事通过自然界的生物链,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视潜在的危险。 一旦只顾眼前的得利,就可能忽略背后的危机,最终导致失败或损失。
三、故事与寓意对照表
| 项目 | 内容 |
| 故事出处 | 《战国策·吴策》 |
| 主要角色 | 蝉、螳螂、黄雀、吴王、少孺子 |
| 故事梗概 | 少孺子用“螳螂捕蝉”的比喻,劝谏吴王不要轻举妄动,避免陷入更大的危险。 |
| 核心寓意 | 居安思危,目光长远;不可只看眼前利益,忽视潜在风险。 |
| 现实意义 | 在生活和工作中,应具备前瞻性思维,避免因短视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
| 延伸启示 | 人际关系中也要注意“背后的风险”,不盲目追求利益,保持警觉。 |
四、结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仅是一个生动的寓言故事,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选择时,要看得远一些,想得深一些,才能避免陷入被动,走向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