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非攻原文及翻译】《墨子·非攻》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的重要著作之一,主要阐述了他对“攻”与“战”的批判立场,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的战争。本文将对《墨子·非攻》的原文进行简要总结,并提供对应的白话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思想内涵。
一、文章
《墨子·非攻》分为上、中、下三篇,但通常以“非攻上”为主。文章通过逻辑推理和历史事例,论证战争的危害性,强调“爱人”、“利人”的重要性,反对无故发动战争。墨子认为,战争不仅造成人民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还会破坏社会秩序,违背天意和道义。他主张以“兼爱”代替“别相恶”,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白话翻译 |
“今有人,入人之场园,取人之桃李瓜姜者,非君子之所为也。” | 现在有一个人,进入别人的果园,偷取别人的桃子、李子、瓜和姜,这不是君子所应做的行为。 |
“杀一人,谓之不义;杀众人,谓之义。” | 杀一个人称为不义;杀很多人却称为义,这是不对的。 |
“夫攻国,不义之至也。” | 攻打一个国家,是最不义的行为。 |
“今若夫好攻伐之君,……其所处者,不可胜数。” | 现在那些喜欢发动战争的君主,……他们所犯下的罪行,多得数不清。 |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从。” | 因此,君子必须谨慎地选择自己的行为。 |
“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 | 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同样爱他。 |
“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 | 利益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同样利益他。 |
“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 | 憎恨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同样憎恨他。 |
“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 害人的人,别人也会同样害他。 |
三、核心观点总结
1. 反对无义之战:墨子认为,任何未经正当理由的战争都是不义的,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2. 提倡兼爱:主张人们应当平等相爱,而不是互相仇恨或攻击。
3. 强调道德责任:个人和统治者都应承担起道德责任,避免发动战争。
4. 因果报应:墨子提出“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强调善行终将得到回报。
四、结语
《墨子·非攻》以其深刻的伦理思想和对战争的批判,成为先秦诸子中极具现实意义的一篇作品。它不仅反映了墨家“兼爱”、“非攻”的核心理念,也为后世提供了关于和平与正义的重要思考。通过阅读和理解这篇经典,我们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危害,以及倡导和平与仁爱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