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额剩余价值的含义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一、
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中,超额剩余价值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在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或改进技术,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时,所获得的额外剩余价值。这种剩余价值来源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在销售时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与一般剩余价值不同,超额剩余价值并不是所有资本家都能获得的,只有那些率先改进技术和管理的企业才能暂时享有。随着技术的普及,整个行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超额剩余价值也会逐渐消失,最终转化为社会平均剩余价值。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的额外剩余价值。 |
来源 | 主要来源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加,而商品的价值不变或下降。 |
获取条件 | 仅限于率先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或改进管理方式的个别资本家。 |
持续时间 | 短期性,随着技术扩散和行业平均效率提升,超额剩余价值会逐渐消失。 |
与一般剩余价值的区别 | 一般剩余价值是全社会范围内普遍存在的,而超额剩余价值是部分资本家特有的现象。 |
作用 | 推动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整体效率的提升。 |
经济意义 | 体现了资本主义竞争机制下的“优胜劣汰”,激励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
三、总结
超额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一种特殊的剩余价值形式,其本质在于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效率获得的额外收益。它不仅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竞争机制,也揭示了技术进步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和资本主义运行规律的基本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