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鲜廉寡耻什么意思】“鲜廉寡耻”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缺乏廉耻之心,行为不检点,不知羞耻。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道德低下、行为卑劣的人。
一、词语解析
- 鲜(xiǎn):少的意思。
- 廉:廉洁、有操守。
- 寡:少。
- 耻:羞耻、廉耻。
合起来,“鲜廉寡耻”就是“很少有廉洁的操守,也很少感到羞耻”,形容一个人没有道德底线,行为极其卑劣。
二、词语来源与用法
“鲜廉寡耻”出自《汉书·董仲舒传》:“今人之性,斗者也,故其好利而恶害,是故虽有仁义之教,而无礼让之风,故其俗易以变,而民多争,鲜廉寡耻。”意思是说,人的本性喜欢争斗,所以容易贪图利益,不愿吃亏,因此社会风气容易变化,民众多争利,缺乏廉耻。
现代汉语中,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某些人道德败坏、行为不端,如贪污腐败、虚伪做作、不讲诚信等行为。
三、词语含义总结
词语 | 鲜廉寡耻 |
拼音 | xiān lián guǎ chǐ |
含义 | 缺乏廉耻心,行为卑劣,不知羞耻 |
出处 | 《汉书·董仲舒传》 |
用法 | 形容人道德低下、行为不端 |
近义词 | 无耻之徒、寡廉鲜耻 |
反义词 | 品德高尚、知廉耻、正直无私 |
四、使用示例
1. 他为了升官发财,不惜出卖朋友,真是鲜廉寡耻。
2. 在一些不良商家眼里,金钱至上,早已鲜廉寡耻。
3. 社会需要弘扬正气,抵制那些鲜廉寡耻的行为。
五、结语
“鲜廉寡耻”作为一个带有强烈贬义色彩的成语,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坚守道德底线,做一个有廉耻、有操守的人。在社会交往中,也要警惕那些行为不端、毫无羞耻之心的人,维护良好的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