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高八斗是什么意思】“才高八斗”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才华横溢、学识渊博,具有极高的文学或学术能力。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人对才学的赞美,常用于夸赞某人在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的卓越才能。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才高八斗 |
拼音 | cái gāo bā dòu |
出处 | 出自《世说新语·文学》:“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得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
含义 | 形容人非常有才华,学识丰富,才气过人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作谓语、定语 |
近义词 | 才华横溢、学富五车、文采斐然 |
反义词 | 才疏学浅、才疏志浅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才高八斗”最早出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讲述的是三国时期魏国的诗人曹植(字子建)才华出众的故事。当时有人评价说,天下的才学共有十斗,曹植一人就占了八斗,剩下的两斗才轮到其他人。这说明曹植的才华远超常人,因此后人便用“才高八斗”来形容那些才智非凡的人。
在后来的文学发展中,“才高八斗”逐渐成为一种褒义的表达方式,广泛用于称赞文人墨客、学者专家等在各自领域中表现出色的人物。
三、使用场景与例子
场景 | 例子 |
文学评论 | 他不仅文笔优美,而且思想深刻,堪称才高八斗的作家。 |
学术场合 | 这位教授学识渊博,确实是才高八斗的学者。 |
日常交流 | 她在音乐方面天赋异禀,真是才高八斗。 |
四、注意事项
- “才高八斗”强调的是“才”,即个人的才华和能力,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
-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在不合适的场合滥用,以免显得夸张或不真实。
- 该成语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中,口语中较少使用。
总结
“才高八斗”是一个历史悠久、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才华横溢、学识渊博。它不仅体现了对人才的高度认可,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智慧和才能的尊重。在日常生活中,恰当使用这一成语,可以更生动地表达对他人的赞赏与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