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尔而与之的蹴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蹴尔而与之的蹴的意思】一、
“蹴尔而与之”出自《孟子·告子上》,是古代经典中的一句重要语句。其中“蹴”是一个关键字,其含义直接影响整句话的理解。
“蹴”在古汉语中意为“踢”,引申为“轻视地施与”或“随意地给予”。在“蹴尔而与之”中,“蹴”表示一种不尊重的态度,即用轻蔑的方式给予别人东西。这句话的意思是:“用轻蔑的方式给予他,他就不接受。”这体现了孟子对尊严和人格的重视,强调人不应因一时之需而丧失原则。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蹴”的含义及相关理解,以下以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解释说明 | 出处 | 例句/用法 |
蹴 | cù | 踢;轻视地给予 | 古代常用动词,有“脚踢”之意,引申为“轻慢地给予” | 《孟子·告子上》 |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
蹴尔而与之 | cù ěr ér yǔ zhī | 轻蔑地给予 | 表示以不尊重的态度给予他人,常用于描述不值得接受的施舍 | 《孟子·告子上》 | 孟子通过此句强调人的尊严不可被轻视 |
三、延伸理解
在《孟子·告子上》中,“蹴尔而与之”出现在讨论“义利之辨”的部分。孟子认为,人应坚守道德原则,即使面对饥饿,也不应接受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因此,“蹴尔而与之”不仅是对“蹴”字的解释,更是对人格尊严的强调。
这种思想在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儒家文化中重视气节、拒绝屈辱的重要体现。
四、结语
“蹴”在“蹴尔而与之”中意为“踢”或“轻视地给予”,整句表达的是对尊严和原则的坚持。理解这一字词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孟子》中的思想内涵,从而在现代生活中保持独立人格与道德底线。
如需进一步探讨“义利之辨”或孟子思想,可继续阅读相关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