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书何处达】“乡书何处达”出自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原句为“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句诗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无法将书信寄回家的无奈与惆怅。整首诗描绘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唐诗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一、
《次北固山下》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王湾通过描写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诗中“乡书何处达?”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思乡之苦。诗人借“归雁”这一意象,表达出自己渴望将书信寄回故乡却无从下手的复杂心情。
全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展现了盛唐时期文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
二、关键信息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次北固山下》 |
作者 | 王湾(唐代) |
出处 | 《全唐诗》 |
原句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主题 | 思乡、离愁、旅途感慨 |
意象 | 归雁、洛阳、乡书 |
体裁 | 五言律诗 |
背景 | 诗人旅途中所见所感,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
风格 | 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
价值 | 展现唐代文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刻体会 |
三、延伸思考
“乡书何处达”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普遍的情感体验。在古代,交通不便,书信传递困难,游子常常因无法与家人联系而感到孤独。如今,虽然通信技术发达,但“乡书”的象征意义依然存在——它代表了人们对归属感的渴望,对亲情的牵挂。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乡书何处达”都提醒我们珍惜与亲人之间的联系,无论身处何地,都要保持心灵的沟通与情感的寄托。
结语:
“乡书何处达”不仅是对现实困境的描述,更是对人类共同情感的深刻表达。它穿越时空,至今仍能引起无数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