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寥可数基础解释】“寥寥可数”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数量非常少,几乎可以数得过来。它通常用来强调某事物的稀少或罕见,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有时也用于表达对某种现象的无奈或惋惜。
一、基础解释
| 词语 | 寥寥可数 |
| 拼音 | liáo liáo kě shù |
| 词性 | 形容词 |
| 含义 | 数量极少,可以数得过来 |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人之贤者,不为世用,虽有才德,而不能显达,故曰‘寥寥可数’。” |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事、物的数量少 |
| 近义词 | 屈指可数、凤毛麟角、寥若晨星 |
| 反义词 | 不计其数、数不胜数、铺天盖地 |
二、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描述人数少 | 在这个小镇上,真正懂古琴的人寥寥可数。 |
| 描述物品稀少 | 这种古老的工艺品,如今市面上寥寥可数。 |
| 表达无奈 | 这种技术人才,在国内寥寥可数,难以招揽。 |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点
1. 不要与“微不足道”混淆
“微不足道”强调的是价值低,而不是数量少;而“寥寥可数”强调的是数量少。
2. 避免过度使用
频繁使用“寥寥可数”会让语言显得单调,建议根据语境选择更贴切的表达。
3. 注意语境搭配
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四、总结
“寥寥可数”是一个简洁有力的成语,适用于描述数量极少的事物。在写作和日常交流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能够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表现力。但需要注意语境和搭配,避免误用或滥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