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的冠是什么意思】一、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出自明末清初诗人夏完淳的《别云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身处困境的悲凉心境。
其中,“冠”字在此处具有特殊的含义。它并非指“帽子”,而是借指“囚犯”的象征,暗含被俘或受困之意。因此,“南冠”在古文中常用来指代被俘之人,尤其是南方人被俘后戴上的帽子,成为身份的标志。
整句诗的意思是:我已在外漂泊了三年,如今又被捕入狱,再次沦为囚徒。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诗句中的“冠”字含义,以下通过表格形式进行详细说明。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出处 | 含义解释 | 用法举例 | 意义分析 |
冠 | 《左传·成公二年》 | 原指帽子,引申为囚犯的标志 | “南冠而絷者” | 在古代,“南冠”特指被俘的南方人,象征囚禁与屈辱 |
南冠 | 《左传》 | 被俘之人的帽子,象征囚徒身份 | “南冠而囚” | 多用于文学中表达被俘、受困、亡国之痛等情感 |
本诗中“冠” | 夏完淳《别云间》 | 引申为囚犯的身份象征 | “今日又南冠” | 表达诗人再次被捕、身陷囹圄的无奈与悲愤 |
三、结语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中的“冠”字,虽看似简单,实则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个字词的使用,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历史的映照。通过了解“南冠”的典故,我们能够更深刻地体会诗人当时的心境与处境。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诗的背景或作者生平,可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