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好词好句】《儒林外史》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部极具讽刺意味的长篇小说,作者吴敬梓以犀利的笔触描绘了封建社会中士人阶层的种种弊病。书中不仅语言精炼、情节曲折,更蕴含深刻的社会批判。以下是对《儒林外史》中一些经典好词好句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好词精选
序号 | 好词 | 出处/含义说明 |
1 | 儒林 | 指读书人聚集的地方,象征士人阶层 |
2 | 痴人 | 形容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人 |
3 | 骄奢 | 表示骄傲奢侈的生活作风 |
4 | 虚伪 | 揭露人物虚情假意的本质 |
5 | 荒唐 | 描述荒诞不经的行为或事件 |
6 | 悲凉 | 表现人物命运的凄惨与无奈 |
7 | 深刻 | 指作品思想内涵丰富 |
8 | 讽刺 | 全书的核心表现手法 |
9 | 功名 | 反映当时士人追求的目标 |
10 | 忠厚 | 用于描写正直善良的人物 |
二、好句摘录
序号 | 好句 | 出处/背景说明 |
1 | “人生南北苦短,何必计较太多。” | 描写人物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 |
2 |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 直接揭示功名利禄对人心的腐蚀 |
3 |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 表达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
4 |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 揭示人生无常、世事难料 |
5 | “世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 | 表现人物的孤独与坚守 |
6 | “读书是修身,做官是齐家。” | 体现儒家思想与现实的冲突 |
7 | “功名富贵,如梦如幻。” | 表达对功名的否定与反思 |
8 | “人若无志,不如草木。” | 强调志向对人的决定性作用 |
9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虽非原文,但与书中精神契合 |
10 | “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 描述社会道德沦丧的现象 |
三、总结
《儒林外史》以其独特的讽刺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书中“好词好句”不仅是语言上的精华,更是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通过这些文字,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人性、社会和文化的深切关怀。无论是“儒林”、“痴人”,还是“功名富贵”,都成为理解这部作品的重要关键词。
注:本文为原创内容,结合《儒林外史》的经典语句与主题,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文学巨著。